<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人才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人才工作
        田永坡:用“市场之手”实现人才流动“顺差”
        发布时间:2014/6/25 点击数: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纵观世界大国崛起,无不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获得称雄世界之林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彰显了引才聚才的博大胸怀,是当前人才工作科学指南。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存在人才外流现象,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由单纯的人才外流变成人才外流和人才回流并存。比如,在20世纪中期,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出国(出境)留学比例很高,并且人才外流情况比较严重。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才回流率逐年上升。相关数据表明:人均GDP在1500-2000美元时,人才回流开始增长;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时,人才回流大幅度增长;人均GDP在6000美元以上时,人才回流有可能超过人才流失的比例。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767美元,这意味着,人才回流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才流动“顺差”时代可能即将到来。

        实现人才流动“顺差”,关键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户籍、身份、社保等因素,制约人才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尚不完全充分,薪酬变化不能及时反应市场供需变化情况,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依然存在。要建立健全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服务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优化现有人力资源供需、工资等关键信息,提高信息质量,推进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动态发布,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基础;改革和完善户籍、绿卡、社保转移等制度,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规范雇佣行为和求职行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发展壮大人才资源服务业,培育市场化的择才聚才主体。人力资源服务业既可以通过公开招聘、高级人才寻访等形式直接配置人才资源,也可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供人才公共服务。当前,许多国家都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挖取高级人才,政府猎头悄然隐身幕后。2012年,我国通过高级人才寻访(猎头)服务成功推荐选聘各类高级人才88万人,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才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还面临着行业整体实力较为薄弱,本土品牌缺乏等问题。要不断壮大和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和结构,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等途径扩大规模;实施人才服务的品牌工程,鼓励企业间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