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贵州盘县:敢叫旧貌换新颜的巾帼支书吴启米
        发布时间:2014/12/2 点击数:

        “大地头、大地头,天天呆在地里头,日子何时才能有盼头”这是十年前形容盘县大山镇大地头村的一句顺口溜。十年前,大地头村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少,村民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温饱线都过不了,贫穷的阴影在那些年总是如影随形。2002年,吴启米得到党支部和群众的任何,接过了大地头村村支书的大旗。为摆脱贫困,她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从发展养殖,到创办企业,再到同步小康,硬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的大地头村,村民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再也不是那个顺口溜中的大地头村了。

        她是心系群众的村支书,时刻不忘群众期盼

        薄瘦贫瘠的1200多亩土地,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连最基本的温饱线都没过。这就是她2002年担任大地头村村支书时摆在面前的账单,面对这个账单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是贫穷落后、发展无望的村情现状,一边是群众对摆脱贫困和美好生活的期盼,做为村支书的她,要怎么带领百姓发展致富,摆脱贫困呢?带着群众期盼,经过几番实践,她首先摸索出了一条走种养殖结合的道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为了打消村民顾虑,2005年3月她贷款筹集资金50余万元建成大地头村长青生态养殖场,养殖有育肥牛100头,野猪150头,再以牲畜产生的农家肥种植蔬菜10余亩,实现了牲畜养殖与蔬菜种植的有机结合,第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发展种养殖业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她发展的信心,第二年她就开始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加入种养殖队伍。发展要是缺乏资金了,她就帮助他们联系贷款,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考虑到村民生产技术有限,她又手把手的传授村民养殖技术,无偿为村内养殖户提供品种改良等技术支持。在她的带领下不到一年的时间,村内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养殖场20余个,发展养殖业的第一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就翻了一翻,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至今日,全村牛存栏2000余头、猪2000余匹、羊2800余只,种植蔬菜120余亩,淮山药100余亩,配套建成沼气池200余口。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左右。

        她是心系发展的村支书,时刻不忘发展为民

        发展种养殖业让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距离小康还有很大差距。可土地都用得差不多了,还能发展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她走访各地考察,学习经验,经过多次考察,她发现周边市场木材需求量巨大,但是周边还没有上规模的木材加工厂。这让她敏锐的嗅到发展木材加工企业会成为大地头村脱贫致富一个新的突破口。说干就干,她带领村集体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企业证件,2006年,在大地头村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8亩的恒利木材加工厂。加工厂年生产板材13万张,年销售收入980万元,解决了村内150余人的就业问题,每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带动全村20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村民有了固定的收入,也不想着往外跑了,在家带带孩子、上上班一样能有个好的收益。看着老百姓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让她对发展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了,加之木材厂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让她发展的底气更足了。随着大山镇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量的增加。她又将目光投向了小城镇,投资200余万元,开办了大山镇第一家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欣益宾馆,年创收近50万元,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在她带领下,村民们踊跃行动起来,开始自发创业,不到一年时间里在大地头村先后建起了酿酒坊、农家店、农家乐20余家,创造出了“家家有业做,户户搞发展,人人有工作”的生动局面。原来的茅草房、破瓦房也被一栋栋崭新的小楼房所取代。

        她是心系公平的村支书,时刻不忘公平公正

        多年的村支书工作,让她清晰的认识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造福一方是村支书的职责。而时刻不忘公平公正,端平群众与个人这“两碗水”是作为村支书应有的职业抄手。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担任村支书12年间,她始终坚持“发展成果要共享,先富后富一起富”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为让村里的30多户,五保户、孤儿、贫困老人都享受到了国家相关照顾,她带着资料跑上跑下,从情况收集、到审批认定,每个环节她都认真办理,最终为他们全部争取到了相关补助。带领村集体,美化村庄,让发展的成果共享。截止目前,完成危房改造120余户,茅草房改造70余户,修通串组通户公路20余公里,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宽带、电话也进村入户了。正是怀揣着一颗为民、公平的心,才能聚集全村的力量谋出路、划发展。

        12年支书生涯的艰与苦,见证了大地头村的翻天巨变;实现了人民富、村庄美的最初愿景,化作了老百姓脸上的幸福笑容。现在,群众都称这位支书为“巾帼支书”。(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