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黄必广从湖北工业大学机制专业毕业,分配到天门纺织机械厂工作。他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但他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工作,从最基本的车、铣、刨、磨、钻等零部件加工活干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潜心领悟许多过去在书本上无法领悟到的东西。不久后,他开始制作工模夹具,并对当时生产的“A272型”、“FA303型”棉纺并条机有了全面的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门纺织机械厂尚无自主研发产品的能力。为培养自己的科研人才,厂里决定选派黄必广到北京参加“FA305型”棉纺并条机的研发。
在北京,作为小字辈的黄必广拿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白天,他埋在图纸堆中演算各种数据,勾画各种零部件图形;晚上,他像牛“反刍”一样,消化吸收白天学到的东西,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实践,“FA305型”并条机在天门纺机研制成功。
通过对棉纺并条机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特别是对黄必广等一批本土科研人才的培养,天门纺织机械厂技术实力和自主开发能力与日俱增,相继研发出“FA315型”、“FA317型”、“FA319型”等型号的并条机产品,宣示着“天门纺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时代的到来。其间,黄必广始终是主要参与者。
2000年,天门纺织机械厂完成改制。为了适应市场,满足用户对并条机产品高速、高效以及机、电、气一体化的需求,公司决定打破传统的FA系列产品的技术束缚,开发TMFD系列产品。黄必广自告奋勇,承担了研发“TMFD80型”并条机的任务。
为此,他阅读了大量关于机械制造的的理论刊物,了解世界最前沿的制造技术;为了掌握一手国内外最新型号的并条机资料,他走南闯北,到使用厂家观摩、测绘,光是用于测绘的笔记本就有几十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忘了理发、剃须之类的琐事,一蓬灰白的头发、一张清瘦的面颊、一副深度眼镜,让他和“老黄牛”形象更加贴近。通过三百多个日夜的冥思苦想和成千上万次的推理演算,“TMFD80型”并条机的蓝图终于破茧而出,其“真身”在北京国际纺机博览会上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
“TMFD80型”并条机的研发,为天门纺机相继开发出“TMFD81”、“TMFD80L”、“TMFD100L”等型号的并条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此,一个集FA系列、TMFD系列为一体,囊括多个型号数十种规格的并条机专业生产厂家——天门纺机在中国乃至全球纺织机械行业奠定了颇具影响力的地位。
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黄必广每天都是提前上班,推后下班,设计任务重的时候,还经常在公司挑灯夜战。他主持或参与设计的拥有国家专利的并条机产品及产品中的装置、机构达10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市政府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2009年还被评为“市劳动模范”……这些奖励和荣誉,正是对他“老黄牛”精神的充分肯定和最好诠释。(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