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创办农民学校 探索党员群众培训新渠道
        发布时间:2014/11/5 点击数:
            远安县洋坪镇是全县农业大镇,全镇现有耕地2702公顷,农业人口35303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党员群众缺乏专业培训,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今年以来,洋坪镇以“启智、提能、明理”为目标,在全县率先创办农民学校,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8次、外出考察5次,参训党员群众达到18000余人,受到农村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农村党员群众培训规范性。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成立洋坪镇农民培训学校,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校长。同时,在各村分别设立教学点,形成了镇村两级联动推进的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洋坪镇农民学校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由校长全面负责农民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年度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力量配备、教学安排、日常调度等工作,镇组织人事办负责对农村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镇农业部门负责对种养大户和农民群众进行分类别培训;各村教学点负责收集培训需求,组织开展现场培训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将办理农民学校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每年10万元的标准将学校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用于保障农民学校的日常运转。同时,健全考核机制,每年对运行较好的优秀村教学点奖励1万元。四是配优师资力量。在农林、科技、水利、畜牧、党校等相关部门选聘了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及镇、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组建了农民学校讲师团,专门负责为参训农民授课、答疑和开展服务。

          二、紧密联系实际,增强农村党员群众培训针对性。充分尊重农民个人意愿,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新一轮“三万”活动,通过入户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农民群众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科学制定培训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质量。一是立足村情实际抓好特色培训。根据各村主导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该村实际的培训课程,重点抓好务工就业、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业设施应用、家禽养殖、防灾减灾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二是围绕受众群体抓好分类培训。牢固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培训对象的区别,分类安排教学课程。针对农村党员群体,重点围绕增强带富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培训;针对村组干部,重点围绕政策理论、产业发展、为民服务开展培训;针对能人大户、致富能手等群体,重点围绕发展产业,提高致富能力开展培训。三是根据农民需求抓好拓展培训。围绕农民群众热切关注的卫生健康、农村政策、思想道德等领域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拓展教育培训,将相关培训内容纳入教育计划,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分设思想道德大讲堂,农村政策大讲堂和农民健康大讲堂,通过请道德模范现身说法和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

          三、坚持创新办学,提高农村党员群众培训灵活性。一是整合要素搭建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党员春训、党员群众远程教育平台、道德讲堂、送戏下乡等现有资源和形式,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现行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群众掌握和运用政策的水平,激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创新方式提高培训水平。镇农民学校采取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固定培训一次,村级教学点根据群众需求随时开展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将田间实践和室内讲解相结合,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和种养大户现场讲解、现场交流,先后组织参观了标准化香菇示范基地、柑橘技术示范基地、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提高了培训的实践性和生动性。三是长期跟踪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对培训对象的长期跟踪,定期安排党建联络员、农业技术专家到党员群众代表、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家中,解答疑惑、听取办学意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信息来源 荆楚旗帜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