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设置“七大专题”。按照“贴近干部思想、贴近实际工作、贴近个人需求、贴近县情”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设置每学年授课内容。2014年授课内容设置为群众工作和信访维稳、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城建城管、农村农业、干部能力素质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等7大专题,每个专题安排三堂课程,分别由县领导、学员和外聘专家学者授课,每个专题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安排授课人员、授课内容、外请专家学者。群众工作和信访维稳专题县委政法委牵头,旅游开发专题县旅游局牵头,招商引资专题县招商局牵头,城建城管专题县住建局和县执法局牵头,农村农业专题县农办牵头,干部能力素质专题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牵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专题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牵头。
教学模式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讲”与“评”相结合。由过去的主讲人讲授为主转向教员、学员双向互动交流为主,合理安排学员上台发言,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授课人讲、发言人谈、学员听、学员评的互动模式。二是“学”与“思”相结合。每期夜校确定一个侧重点,引导授课人和学员发言人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实践活动,加强对县情、乡情、民情的研究,解剖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帮助学员主动思考和探索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全县科学发展征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土”与“洋”相结合。每个专题既安排本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讲课,又聘请有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做到纯粹学术演讲的不上讲台,纯粹照本宣科的不上讲台,与罗田县情和实际工作脱节的不上讲台。四是“单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为丰富教学形式,从“单一性”的授课方式向“多样性“的互动方式转变,现场教学互动、演讲比赛、辩论赛、英模汇报会、远程视频教学等形式走上讲台。
教育管理实行“六制”。一是集中签到制。课前10分钟所有参学人员必须签到,工作人员作好相关汇总记录。学员提前10分钟入场就坐,将手机关闭或设置为震动状态。二是课堂巡查制。由干部夜校督查员分班现场巡查,重点巡查干部代学、早退、听课纪律差等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三是抽查点名制。每堂课授课结束后,由主持人抽查两至三个单位,现场点名。四是参学情况通报制。每堂课结束后,由主持人通报上堂课各班到课情况。五是责任追究制。将干部夜校学风纳入干部作风管理的范畴,对迟到、早退、代课、无故缺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员,实行检讨、通报、约谈、曝光、开除学籍等处理,并与干部任用情况挂钩。六是学分管理制。制定了《干部夜校学员学分制管理办法》,每个学员的学分由基础学分、奖励学分和惩罚学分累计组成,建立学员学分网络管理平台,实行一学期一通报,一学年结总账,作为各单位和个人各类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信息来源 荆楚旗帜网 毛思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