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鲜明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党治党、管人治吏的重要职责,必须按照从严治党要求,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努力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新理念、适应新任务、引领新常态,为深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
突出教育培训,增强干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树牢发展理念,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做到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因此,必须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牢牢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党干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全会精神特别是五大发展理念纳入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干部学习教育始终,让干部吃透精神、把握实质,真正入心入脑、主动践行。通过持续培训、全员轮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强化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责任和使命,真正让新理念在干部头脑中立起来、行动中用起来,以发展理念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突出培养锻炼,提高干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素质。“十三五”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能否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必须在干部培养锻炼上加大力度,让干部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注重把干部交流培养与改善班子结构相结合,打破部门壁垒、突破身份障碍,推动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锻炼。注重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把优秀干部及时放到重要岗位,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中担重任、挑大梁、受历练。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培养锻炼干部,让干部到重大工程、重点改革、信访维稳、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到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在践行发展新理念上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突出考核引领,激发干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内生动力。考核评价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具有“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只有明确考什么,干部才能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这就要求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应立足本地实际,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充实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管理制度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保障改善民生等体现新理念的任务指标,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设置各有侧重的个性化考核指标,把各级班子和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在科学谋事、务实干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
突出鲜明标准,大力选拔主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干部。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在坚持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应把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尺,重点选拔那些躬身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干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对那些工作不在状态、打不开局面、畏首畏尾、漂浮混日子的干部,该批评的批评,该调整的调整,不胜任就卸任、不尽责就追责、不履职就免职。通过奖优罚劣、强化担当、鼓励实干,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和良好的政治生态。(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杨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