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研判重点。坚持把政治表现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研判的第一位任务,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分析研判:研判政治表现,重点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研判作风状况,重点看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情况;研判选人用人,重点看树立正确导向、公道正派选人用人情况;研判廉政情况,重点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干净用权情况;研判结构功能,重点看领导班子整体结构和功能发挥情况;研判能力水平,重点看树立正确政绩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实际成效。
规范研判方法。把综合分析研判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既可与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度考核、干部日常调整、巡视、专项检查等工作结合进行,也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开展集中研判、重点研判、专项研判,面上集中研判至少每半年一次。分析研判一般按照准确掌握基础信息、认真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研判结果和建议意见四个步骤进行,针对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特点,在方式方法上有所侧重,简便易行、务求实效。注重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走访调研、近距离了解干部、完善沟通和听取意见机制等方式,收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有信息资料,为搞好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夯实基础。针对重点班子、问题多的班子、情况复杂的班子,也可通过定向测评、抽样调查、深度访谈、自我评价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借助数据分析、民意分析、对比分析、预测分析等手段,对收集的信息资料和实地调研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和相互印证,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判,切实把班子的“短板”搞明白,把存在问题的责任搞清楚,结合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研究提出综合分析研判结果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调整的建议意见。
用好研判结果。把发现好干部作为研判的根本目标,做到不经研判不动议酝酿干部,不经研判不确定考察对象,不经研判不决定任用人选。把用好干部作为研判的价值所在,突出事业发展需要,突出班子功能结构需求,突出统筹比选择优,做到好中选优、优中择适,着力提高人岗匹配度。把防止“带病提拔”作为研判的底线要求,将征求市纪委意见前置到动议环节,并采取深入分析和严格核查干部档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巡视资料、审计结果、来信来访等方式,切实把好人选廉政关,坚决防止“带病”干部成为提名人选。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及早提醒教育、督促整改。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带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问题,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力求从制度层面上加以解决。(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