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值得每一名县委书记认真学习、引以为鉴。把“四有” 标准和要求延伸到农村和社区,就是要讲政治、讲担当、讲公信、讲廉洁,争做“四讲”基层党组织书记。
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最主要、最突出的代表,群众对身边党支部书记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党的感知。党支部书记在群众心中是什么样,党在群众心中大致就是什么样。基层党组织书记如果不讲政治,党的形象就无从树立,党的威信就无从谈起,党的工作就无法开展。支部书记讲政治,体现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体现在抵制各种不良言行上,体现在维护党的形象威信上,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上,归根结底,就是要始终与党一条心、坚定不移跟党走。基层党组织书记有没有讲政治,群众看在眼里,组织心中有数,好坏自有公论。当好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把讲政治牢记在心、外化于行,时时处处见行动、当表率。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肩负基层稳定发展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上级重托、群众期待,必须有所担当。为人处世,担当为先。干事创业,担当为本。大担当有大作为,小担当有小作为,不担当就无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建设发展的“领头雁”,支部书记如果敷衍工作,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笑话”;支部书记如果逃避困难,困难就会成为“一个神话”;支部书记如果推卸责任,责任就会成为“一纸空话”。当前,农村基层发展相对不够,群众发展致富愿望强烈,各种矛盾很多、工作难度很大,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总会面临一些挑战、矛盾和问题,总要有所担当,总要有所追求,总要做些事情,总要有点成绩,否则,不仅愧对组织、愧对群众,也愧对自己。
湖北省党代表、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多宝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潘阳贵曾讲,为群众的事,停不下腿;为自己的事,张不开嘴。体现的就是基层干部的公私观念和公信力。基层群众最讲公信,也最信任有公信的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人公不公正、办事公不公道,群众耳濡目染、心中有数,也最有发言权。如果搞优亲厚友、亲疏有别、欺软怕硬,既掩饰不了、也长久不了。所谓人无信则不立、官不公则不久。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始终要在群众眼皮底下、监督之中工作和生活,如果没有公信,不仅会失去现有职位,还会让人看轻自己。只要心中有他人、做人有准则,去私心、讲公信其实并不难,普通群众做得到,支部书记更应该做到。
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有一定职权,国家的很多涉农补贴、资金要通过基层干部发放,很多农村政策、决定要依靠基层干部来落实,有的村还有一定的资产、资源、资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统筹把握、裁量取舍的空间很大、机会很多,如果心中稍存侥幸、自律稍有放松,很可能、很容易就会突破底线、踩到红线,一步步陷入贪污犯罪的泥潭和深渊。不可否认的是,支部书记责任大、事情多、任务重,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报酬,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但支部书记付出和收获总体上仍然不尽平衡,很多支部书记是凭着对群众的感情、对事业的热情在开展工作。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必须心怀群众、有所敬畏,工作忙、收入低决不能成为不廉洁、不作为的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官就不能想着发财,不仅适用于各级干部,同样也适用于支部书记。(市委组织部 田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