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人才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人才工作
        政企“大合唱”,破解“招工难”
        发布时间:2014/4/11 点击数:
            在整个产业环境不景气、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春季用工荒”成为内地不少服装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面对招工难,我市服装企业如何应对?

          缺工原因何在

          “别人过节,我们过劫!”在天门高新园,不少服装企业老板坦言:怕过春节!因为春节,对他们就意味着大量员工流失。

          “春节前,我们还有600多人,现在回来的只有300多人。”天门佑琪制衣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胡四林忧心忡忡。而在叮当猫服饰,以往繁忙的生产车间比较冷清。“开工一个多月了,目前车间员工也只有去年的一半。”厂长陈红容说。

          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流失率高,近几年来成为困扰服装企业生存发展的“心腹大患”。

          “这几年我们不断提高工价,完善各种福利待遇,企业的订单也一直比较充足,按说人员应该相对稳定,事实却并非如此。”胡四林表示。

          就短期缺工问题,胡四林指出,从用工市场来讲,每年开春至6月是沿海服装市场旺季,大量服装工人前往沿海“淘金”,造成市内服装企业季节性缺工;从工人角度讲,3月份还有一批没有外出的服装工人在家中观望,也造成了服装企业短期缺工;从企业角度来讲,目前内地服装企业在工资水平上与沿海存在着差距。

          事实上,长期缺工也普遍存在。不仅是天门,2011年以来“用工荒”特别是“春季用工荒”已成为内地服装企业的“痛处”。

          究其原因,还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出现了问题。服装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沿海等地区已形成了一套稳定和程序化的招工、用工体制。现在服装行业正进行产业转移,这打破了原有产业格局以及用工平衡。东部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失衡,西部体制又还没建立起来,可能会导致“两头都缺人”的现象产生。此外,劳动者择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相对服务业、机械电子等其他产业,服装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

          破题还需双方合力

          “招工虽难,但企业是用工的主体,不能坐以待毙。”胡四林表示,困境倒逼作为,企业为招工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大量招聘熟练车工”、“高薪诚聘车工”……走进天门高新园的服装企业,门前的招聘广告一个比一个醒目。

          在佑琪制衣有限公司,公司将目前订单暂时比较宽松的生产线员工转移到急缺员工的生产线上,通过打时间差来缓解缺工给企业带来的生产困难。而在叮当猫服饰,已接到的订单暂时被大量分散到家庭作坊和乡镇服装厂,借他人之力,避免因无法交货而导致企业的信誉度降低。

          “留人”、“抢人”,不少服装企业还打出三张牌。一是奖励牌,对于先到的员工,每天发15-20元的补助;二是关系牌,大量动员老员工,一对一的做工作,通过关系留人。三是亲情牌。对于不少家有老小需要照顾、尚在犹豫中的服装工人,企业主动出击,在镇、村开展现场宣传和招聘,通过亲情留人。

          面对招工难,人社部门、乡镇园区也在帮助企业“抢人”。

          春节前后,人社部门组织了回乡务工人员参观企业和创业就业赶集会,为服装企业搭建了一个招工平台;春节后,乡镇园区又和企业开展“结对招工”,点对点解决用工难。

          天门有近10万服装工人在各地打拼,如何引导他们“回流”?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人建议,对于政府,还是要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培植全产业链,提升服装产业规模与层次。对于企业,更要完善福利、提高待遇、改善软环境,通过共同努力,打造服装工人回乡就业的强大吸引力。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我市服装企业还应该尽快走转型升级这一步。他建议,企业一方面要从做嫁衣到创品牌,依赖出口到开拓内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一方面更要改变人多为力的传统模式,优化流水线作业,加大智能软硬件的引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来源 天门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