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用人环境使得很多年轻干部已经成为或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当然,也使得一些年轻干部逐渐被淘汰,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不同成长环境和成长的不同阶段,因经历的相对简单和从政经验的相对缺乏,年轻干部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感受为行动的导向,在纠结中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不成熟,付出了成长的代价,我们把它称为年轻干部的“幼稚病”。防止“幼稚病”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孤芳自赏
自我欣赏是增强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过分自我陶醉,表面上似乎增加了自信,实际上却会迷失成长的方向和被他人耻笑。年轻干部有很多优势,如学历水平高、知识更新快、思维敏捷等,这些都是成长的资本。但是,这些优势这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工作业绩,得到他人的认可。现实中,有些年轻干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孤芳自赏成为其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一是喜欢拿自己的优势和他人的劣势作比较,自认为高人一筹、沾沾自喜,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二是对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自己不干,却喜欢对他人品头论足,尤其是议论他人的不足;三是脱离群众和基层,不愿意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炼,喜欢坐而论道,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手足无措。
孤芳自赏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恋”情结。这种情结的最大坏处是盲目自信,自我陶醉,孤立自己,停滞不前。因此,对于成长中的年轻干部来说,防止和克服这种心态是超越自我的关键。一是要正确评价自己,善于跳出自己看自己,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在比较重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找准自己成长的方向。二是要正确看待别人,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优势,用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人的不足,找准自己成长的坐标。三要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检验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尤其是到艰苦和困难的地方去历练自己,找准自己成长的新增长点。
二、好高骛远
年轻干部往往是理性的承载者,组织这样想,年轻干部也会这样想。因为年龄优势,年轻干部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期待和幻想。有理想没错,理想只有扎根于现实、符合组织目标并付出艰辛努力才会变成现实。但在现实中,有些年轻干部好高骛远,把自己的成长理想和组织的发展、人民的事业割裂开来,结果增加了理想破灭的概率,感到很失望。主要表现为:一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整天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二是高谈阔论,只谈理想,不做当下的事情,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三是好大喜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心只想做大事、立大功、当大官,心浮气躁,搞形式主义。
好高骛远实质上就是个人理想的变异。个人理想的变异带来的最大坏处就是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甚至一事无成。因此,年轻干部要注意克服好高骛远的思想。要把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建立在主观能力基础之上和客观环境允许范围之内,做到既羡慕“天边的彩霞”,更注重“脚下的玫瑰”。做事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积沙成塔,实现目标和理想。坚定理想,坚守目标是成长的动力,但理想和目标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要有敢于面对挫折的准备,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样才能一步步接近理想。
三、唯我独尊
领导者要有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领导。但是,权威是由权力和威信两个方面构成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是在下级素质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领导者靠自身素质能力树立的威信更为下级所看重。有些年轻干部在被组织委以重任后,眼睛只盯着自己的权力,忘记了权力的来源,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了不起,唯我独尊。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凭主观意志做事,不发扬民主,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巩固自己所谓的权威,拉帮结派,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俨然成为圈子里的“老大”;三是对班子成员不尊重,压制和排挤其他成员。
唯我独尊实质上就是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他人之上。它带来的最大坏处就是孤立自己,使组织丧失应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是“众叛亲离”。年轻的领导干部要使自己保持权威,一要尊重他人,放下“架子”,与他人平等交流,在尊重中赢得心甘情愿的追随者,借助他人的尊重提升权威。二要借智于人。谋之贵众,断之贵独。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建议,不仅不会削弱领导权威,反而是领导智慧的表现。三要五湖四海。只有集体维护的权威才是真正的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的权威归根结底表现为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四、妄自菲薄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为自己的成长定好位、找准路、使对劲、借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点,一些年轻干部往往在错位比较重迷失自我,妄自菲薄。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看到他人得到领导赏识或被重用时,喜欢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认为他人步入自己却能被领导赏识,心理极不平衡,比得自己很郁闷、很无奈,直至自信全无;二是在看到他人为人处事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拿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在羡慕乃至嫉妒的同时,也会自叹不如,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在看到同资历的人脱颖而出的时候,往往愿意拿自己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比,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又自惭形秽,感到没有能力改变和提高自己,进取心自然消失。
妄自菲薄实质上就是自卑心理的表现,是扭曲地关注自我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的最大坏处就是对自己做出偏低的评价,在缺乏自信的情况下自暴自弃,然后被组织和他人边缘化。因此,年轻干部必须防止和克服这种心态。一要把长处转化为工作上的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出成绩,就会增加自信和赢得他人的尊重。二是要善于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借助他人的智慧可以弥补自己的短处。自己提高了,信心就增加了。三要适度检讨自己。过分检讨自己是由于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实际上并没有太多人关注我们。因此,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和他人的长短处,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五、固执己见
坚持正确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如何坚持却往往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即便是正确的想法,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对或方式不佳也往往事与愿违,更何况一种想法是否正确只有通过付诸实践才能最终得出结论。有些年轻干部很善于思考问题,凭借知识的优势和变现自我的欲望,经常会提出一些工作上的创新想法,但也因为工作阅历和经验的相对欠缺,在提出问题时容易固执己见。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大局视野。把从本位或自我出发形成的工作想法误以为适用全局,不被采纳就心里不悦,强词夺理,我行我素。二是缺乏条件意识。在做领导之后,把应然的想法当做当下必须做的,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即使遭到反对也强行推行,导致后果不可收拾。三是缺乏领导意识。有些年轻干部时常会以领导不了解情况为由和领导叫板,执意坚持自己的想法。
固执己见实质上就是试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组织和他人,甚至领导。它的最大坏处就是工作上容易陷入被动和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遭到非议。年轻干部要防止和克服固执己见,一要善于从大局思考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年轻干部只有站在全局思考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自身位置的局限性。二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桥梁。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建议,最容易被接受和执行。三要强化沟通。沟通既可以把握他人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思路,还可以让自己的正确想法影响他人,甚至可以转化为领导意志。
六、怀才不遇
一般来说,人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那些自认为有才能的人更是有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冲动。正是这种心理驱使着人们不断地释放着能力,推动着工作。但是,人的能力释放是需要条件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有表现的机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大多数年轻干部踌躇满志,干事创业的欲望或出人头地的想法相对来说比较强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在机会面前都能把握得住,把握得好,所以崭露头角的总是少数人。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然而,有些年轻干部过高估计自己,一旦失去表现的机会,就在愤愤不平中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主要表现为:一是嫉贤妒能。把自己的能力看得很高,别人一旦超越自己就不舒服。二是消极无为。整天陷于抱怨之中,想的都是领导的不公平,为自己的成长担惊受怕,无所事事,无奈与“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三是孤立无援。总是以为自我为中心的人,必然丧失别人的信赖和关心,更谈不上他人的支持。
怀才不遇心理实质上就是对缺少能力施展平台的抱怨,它的最大坏处就是在抱怨中丧失进取的动力和信心,断送自己的前途。因此,防止和克服怀才不遇,一要怀才有“欲”。在相对公平的成长环境中,谁能脱颖而出,不仅靠素质和能力,还取决于表现自我欲望的强烈程度。年轻干部要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并积极寻求和利用机遇展示优势,才能引起他人特别是领导的注意。二要怀才有“遇”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平时要注意学习,善于积累,蓄势待发,在条件成熟需要自己的时候方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但机遇不是随时都会光顾,这就需要耐心,心浮气躁往往会使机遇擦肩而过。三是怀才有“愉”。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次机遇我们都能抓的住,错过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的,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至关重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有心情愉悦,才能在面对挫折时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机遇的再次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