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宣传立体化
“亲为亲好,邻为邻好;亲友相顾,邻里相互;防火防盗,互相关照;见义勇为,互相依靠;平安家园,共同创造。西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平安西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每月西山街道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都能收到街办综治办发送的平安创建宣传短信。
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安。为了让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西山街道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活动。在火车站、汽车站,在主干道出入口,小区门口拉横幅、竖展牌、发资料进行集中宣传;在全街6所小学开设平安课堂,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平安一起走”活动;在机关、16个村(社区)开展了“抓三基、促发展”知识竞赛活动;社区采取流动小喇叭进网格入小区宣传,辖区门店LED显示屏宣传,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为了营造“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西山街道在小桥村等地创办了“平安法治宣传一条街”,在火车站广场创办了“平安法治广场”,并制作了大小宣传牌360多块,宣传栏26个,悬挂平安创建宣传横幅100余条。组织机关、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进网格、到小区,上门入户发放平安创建资料10万余份。
一直以来,西山街道把平安创建作为构建“平安西山”的主要内容,围绕创建“平安街道”、“平安社区(村)”、“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目标,扩大平安创建范围,推动平安建设全覆盖,不断积“小安”为“大安”,促进长治久安。治安防范全覆盖
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在日常生活中,西山街道联动社区,发挥群众力量,全民治安,实现整个街道平安和谐。
“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为了保证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外出时请及时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和水龙头;严禁私拉电线;出门请锁好门窗……”东坡亭社区菜市场门前,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志愿者田荣琴老人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进行安全宣传。
今年69岁的田荣琴,是东坡亭“不老松”义务巡逻队一员。巡逻队队员都是退休人员,每天配合民警巡逻队进行全方位巡逻,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护着东坡亭社区这个“大家庭”。自2012年组建以来,社区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近2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发展经济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舒心,维护稳定则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安心。如今,在西山街道,每个村、社区都拥有一支“红袖章”义务巡逻队,群防群治队伍,他们成为守护社区居民安全的主力军,成为社区平安的“稳定剂”。辖区35名网格员、97名楼栋长、792名治安中心户、街办16支“红袖章”义务巡逻队佩戴红袖章进网格、小区,形成全街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升辖区安全,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西山街道通过打造群防群治的体系,将治安防控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编织了一道安全防线。”西山街道综治办副主任曾春香自豪地说。工作机制常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平安创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西山街道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机制,着力破解平安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去年12月,西山街道以月畔湾社区、火车站社区、寒溪社区为试点,整合部门资源,大力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每个社区打造“五员一长”模式(网格监督员、网格员、市容协管员、消防安全员、物业管理员、楼栋长)的网格核心团队。网格核心团队和骨干小组成员发挥“五员”作用,即社情民意调查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
每个网格核心团队成员做到成为本网格区域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对本网格区域的“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矛盾隐患清”,确保实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的目标。
把网格党组织与网格管理融入一体,党小组与楼栋长融合一起,加强街道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雷山社区针对残疾人较多的情况,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月畔湾社区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四点半课堂”、“青少年希望家园”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除了网格管理、服务管理外,西山街道还积极探索提升网格员素质机制。自2015年4月开始,每月10日开展“格格互动课堂”,实行常规互动交流。在课堂上,网格员谈体会、谈做法等等,畅所欲言,提升网格员业务素质能力。(信息来源 鄂州日报 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