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粮仓巷是一个十足的富村,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由于地处岳口城乡结合部,近年来,得益于岳口镇商贸业发展,全村发展各类企业10家、专业市场4个,村级固定资产达到4500万元,2013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0万元。
虽然“不差钱”,但村委的办公环境有些“寒碜”——当日,记者在村委会看到,这是一栋已近30年历史的旧楼,虽然经过粉刷,砖墙风化的痕迹依旧可见。由于没有空调,大热天,几位坐班的村干部全靠头顶呼呼的风扇降温。连桌椅等简易办公设备,也是由其他单位捐赠的。
村党支部书记邓彩云说,别看这旧楼不气派,却收拾得整洁干净,“五脏”也俱全,办公室、调解室、资料室,该有的都有,村干部8小时坐班,来办事很方便!
近十年来,几乎每年市、镇两级都希望粮仓巷能够翻新办公楼,以满足村务办公需求,但每年都被村里谢绝。
“村里大部分是被征地农民,集体收入要用在保障他们的生活上,翻修办公楼需要近20万元,这个钱我们舍不得花。”邓彩云说,村委一致决定:只要楼安全,我们就不搬!不仅如此,村委还将办公楼临街的门面翻修出租,一年还可以为集体挣个10多万元。
办公楼虽然没有修,但村里的道路、下水道、绿化等基础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小广场、老年乐园这些文化场所建设一个也没落下。舞剑、打拳、玩柔力球、跳舞,村里文娱活动有声有色。
“有些村条件没我们好,村干部却开小车。我们村富有,干部却是‘11路’和脚踏车。”走在村头巷尾,不少村民调侃自己的村干部,“但他们心里却有一杆秤:对村民福利,他们从不打折扣”。
近年来,粮仓巷村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理财,确保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可持续发展上。现在,全村有360多人可按月享受生活补贴,人平达到400元,每年春节还补贴200元。新农合由村里全额支付。60岁以上老人享受医疗费补贴。所有村民住院缴费达到1000元以上村里还补贴300元。2013年,全村用于改善民生和村民福利的开支高达230万元。
近十年来,粮仓巷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2009年还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