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基层动态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基层动态
        发展集体经济典型案例荒岗上长出“软黄金”孝昌建成全省最大灵芝菌类生产基地
        发布时间:2014/11/3 点击数:
            金秋时节,走进我省最大的灵芝菌类生产基地,只见舒缓的坡岗上,一排排竹竿下一筒筒杂木里长出的灵芝刚采摘完;一片开阔地上,农民工正在用刷子刷下灵芝孢子破壁出的灵芝孢子粉。

          这个基地就坐落在孝昌县花园镇松林岗村。去年8月,花园镇引进湖北锐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第一季种植了200多亩灵芝,今秋获得大丰收。

          公司总经理杨火春说:“灵芝袍子粉被誉为保健药材中的‘软黄金’,深得追求健康的人士喜爱。”

          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几位朋友在安徽金寨发展灵芝种植及加工:“安徽金寨灵芝产业全国闻名,种、收、加工、销售已形成全产业链。”于是投资700万元,在这荒山荒岗上培植“湖北灵芝”。

          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都有要求。孝昌开春早、冷得晚,气候温暖湿润时间长,适宜各种菌类作物生长。杨火春一改金寨的养菌模式,在冬月间实行低温养菌,在清明节以前下田,比安徽早了近1个月。由于灵芝生长期长,品质更好。

          经过一年种植,杨火春发现孝昌灵芝的优势:既长个,更出粉。一般灵芝遇见好收成,15个灵芝能刷下500克灵芝孢子粉,今年8月,湖北锐浩首批灵芝采摘,杨火春欣喜的发现15个灵芝竟然能刷下600克孢子粉。

          杂木是灵芝生长的“土壤”。杨火春在小悟乡流转山场1000亩,种植小木林、小杂树,“土壤”就不用愁了。

          这几天,杨火春的手机响个不停,安徽、山东等地联系灵芝的客商络绎不绝。“1亩田种1万筒灵芝,产800斤灵芝孢子粉,今年,整个公司种200万筒灵芝,预计可产16万斤灵芝孢子粉,供不应求”,他说。

          今年丰收,杨火春说只赚了蝇头小利:“我们的灵芝卖给安徽客商1公斤40元、灵芝粉1公斤110元,而安徽客商深加工后,灵芝孢子粉摇身一变1公斤4000元。”

          现在是安徽客商赚了,松林岗村民也赚了。该村有荒岗1100多亩,过去多是种花生、芝麻,一年下来人均收入1000多元。今年51岁的刘金华将自家3亩岗地流转给湖北锐浩,再在公司打工。“以前秋播一忙完就在家闲着,今年在家门口打工,除每年900元租金外,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

          公司副总经理李水清说:“消毒、结菌、养菌、下田……灵芝从种到摘,要经过10个环节,5到8月最忙,每天100多村民在基地上做事,今年来仅用工费就有100多万元。”

          附近很多农户已行动,准备联合起来种植灵芝,松林岗村党支部副书记尹章辉说了下一步农民的打算。“前期生产只是喝了‘灵芝汤’,加工才能吃上‘灵芝肉’。”杨火春说,已到省相关部门申请QS和健字号标志,向灵芝生产加工进军。“然后自己培育菌种,兼顾发展香菇、冬菇等食用菌,打造全产业链。”(信息来源 荆楚旗帜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