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基层公务员职业预期,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经中央批准,今年在全国县以下机关都要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保持原有领导职务晋升通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职级晋升的通道,来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难、待遇低”的矛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乔新江表示,该制度的建立,将对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重要积极作用。那么,基层公务员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稳定这支队伍?有过多年组织部长经历的乔新江,与记者分享了他的思考。
在县以下机关工作的公务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这支队伍工作成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关乎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实际“落地”情况。因此,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乔新江说,基层公务员身处服务群众的一线前沿,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加之乡镇的财力、权力都较为有限,公务员面临的工作难度之大,外界很难想象。但因种种原因,得到的回报却达不到预期。
“僧多粥少,许多乡镇公务员奋斗一辈子,也很难提拔到科级。这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各项待遇。长此以往,会影响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乔新江很理解基层公务员群体的焦虑: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待遇水平低、保障条件差,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基层留人难的问题愈发明显。一些有能力、“有办法”的年轻公务员,工作时间不长就“另谋高就”了。即使能留下来,由于基层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少人把家安在县城或者市里,“走读”风盛行。“久而久之,老百姓遇到问题不能及时找到管事的人,错失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就会酿成严重后果。”乔新江正色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问题处理好了,各项工作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根基。乔新江认为,乡镇解决不了问题,老百姓自然就会向县里反映,如果还解决不好,矛盾就会逐级向上递交。“这里面有些问题完全可以在基层解决,拖着不办、解决不好其实是懒政怠政思维作怪。”他不客气地说。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为基层干部带来了福音,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如何稳定这支队伍?乔新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人员编制向基层倾斜。当前,中央提倡简政放权,取消了很多审批事项,也把权力更多地下放到基层,有利于更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和公务员握有更多主动权。建议在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事随人走”的原则,相应的为基层增加编制、增加人员,把该办的事在基层办好,为老百姓服务好。
二是拓宽选人渠道。可以加大从优秀年轻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目前招考对年龄、学历有严格要求,这样做的效果总体上是好的,但不少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无缘参加。建议国家完善相关政策,拓宽选人视野,给优秀的、年轻的村干部提供机遇,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为民服务的行列中来。
三是建立适度交流制度。畅通乡镇与县以上机关间的公务员交流制度,既可以让上级公务员更接地气,也可以帮助基层公务员增长才干,拓宽他们发展的空间与领域。信阳市2012年招录了50名优秀博士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第一年统一安排到乡镇工作。如今,他们多数在市、县两级,工作得心应手。
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要为基层公务员积极创造学习条件,尤其是要加强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一些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亟待提高。个别公务员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方式,效果不好,甚至激化矛盾。这些都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