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考核研判。综合研判看平时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专项研判,对连续多次考核排名靠后的进行重点研判;把综合研判与巡视、纪检、审计等结合起来,建立干部信息共享机制,避免“这边提拔、那边查处”现象发生。目标考核看工作实绩。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省市县三级先后对近300个考核一般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42名考核较差的单位主要领导给予免职处理。跟踪考察看一贯表现。考察时重点关注“五种人”:单位领导极力向外推荐的人、单位同志不愿多谈的人、有不雅外号的人、群众反映和信访件较多的人、任职期间频繁调动换岗的人,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
规范提名把关。多方掌握印证。推荐考察前,多方征求各层面意见,将意见与组织部门研判了解的情况相互印证,避免盲目性。规范备案审批。出台省公务员任职备案暂行办法,规定超职数配备干部未消化完,坚决不提名配备干部。规范议事规则。对涉及干部任免事项,提交常委会研究决定前,均由“五人小组”差额酝酿;讨论时,书记“不定人头”“不定调子”;将票决范围从市级党政正职扩大到正厅职干部。
从严审核否决。认真核实个人有关事项。将抽查核实作为干部选任前置条件,今年对1865名省管干部、后备干部和3225名部门及市管干部进行了个人有关事项核查,97名干部因未如实报告暂缓任用。严格审核任前档案。对干部档案存疑的,在没有查清之前,停止相关程序;对不配合组织调查,甚至继续造假的,一律不提拔,并严肃处理。今年,共对1860名省管干部档案进行专项审核。从严查核举报线索。对拟提拔干部的举报线索和信访件,逐项调查核实,真正把有问题的干部拒之门外。
强化责任追究。实行干部考察全程纪实。建立干部选任“一人一袋”文书档案、考察材料署名制度,常委会、部务会全程录音,确保责任追究有据可查。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建立健全干部选用责任倒查机制,明晰各个环节责任,对“带病提拔”严格责任倒查。去年以来,共处理52人,其中厅级干部16人,处级干部28人,科级干部8人。实行干部离任“阳光交接”。对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或交接不清、久拖不交、交接失实的,给予批评教育、警示训诫、问责或党政纪处理。(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陕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