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干部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干部工作
        选用干部“五不唯”
        发布时间:2013/11/22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为选人用人指明了方向。用什么样的方式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不仅是工作程序和标准问题,更在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不唯“票”。票是选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但不是唯一条件。只看票,决定干部的选与用,会冲淡党管干部原则,会导致拉关系、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要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不要引导干部当所谓的“满票干部”,要引导干部对群众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不坚持原则、不敢得罪人的“老好人”,即使票再多也决不能用;对拉票、贿选的干部,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对群众不太熟悉的干部,对敢抓敢管、得票可能不高的干部,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特别是要分清选任干部和委任干部的区别,弄清选票在不同类型干部管理中的分量。
          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不唯“GDP”。要实现发展观的嬗变和政绩观的革新,不但要看GDP增长快慢,更要看谁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得更好,哪个地方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哪个地方的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更强。评价使用干部要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总量又看均量和质量,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不唯“年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并不意味着提拔任用每个干部都要是年轻的,也不是每个班子都要硬性配备年轻干部,更不是不同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三国演义当中,18岁的孙权接班时,孙策临终嘱咐: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50多岁,周瑜20多岁,都能干大事。大凡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都有过丰富的基层实践历练。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不唯“职位”。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事业和工作需要出发,坚持人岗相适、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要坚决制止一些地方为了协调矛盾,为了搞所谓的摆平,有的甚至是封官许愿,搞超职数配备,搞违规党政分设,随意增加非领导职数等无视纪律的作法,要鼓励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而不是争职务、争岗位、争权力。要特别强化领导就是服务、岗位就是责任、工作就是奉献,工作职位不分高低贵贱的意识,使各级干部面对领导职位能够始终保持平常心态,少些名利、多些淡泊,少些计较、多些豁达,少些浮躁、多些干劲。(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董石桂)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