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干部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干部工作
        绩考模式的“荆州样本”
        发布时间:2014/5/13 点击数:
            在实绩考核的推动下,荆州的干部主动想事谋事干事。图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荆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马骏鏐正在接待群众来访。肖敏 摄

          网上晒实绩,倒逼机关干部谋事干事、深入工作一线。绩效考核,在荆州掀起一股风暴,让干部坐不住、闲不住。

          地处湖北中南部的荆州,位于武汉和宜昌之间,被誉为“湖北之腰”。实施“壮腰工程”,努力把荆州打造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是省委、省政府实施中部崛起、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

          如何“壮腰”?关键在人。如何用人?荆州有着自己的思路:创新绩效考核模式,实施“网上晒业绩”,将干部推向一线。

          两年多来,荆州绩效考核模式成效初显,不仅受到国家公务员局的关注,而且引起省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省内外多个地方到该市交流学习,荆州市也因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观察地市绩效考核的一个样本。

          绩考新模式 干部足迹网上留

          五月的荆州,处处生机勃勃。当月,荆州绩考模式将迈出跨越性一步。

          由“荆州绩效考核”网站与“荆州市干部实绩考核系统”合并的“荆州市绩效考核网”将正式开通运行。

          “荆州绩效考核”是该市考核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工作的主要网站,而“荆州市干部实绩考核系统”担负着个人考核任务,“两网”合并后,该市“网上晒业绩”将不再局限于干部层面、单位内部,而是正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网上晒业绩”是荆州市2012年7月依托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干部实绩考核系统,是荆州绩效考核模式的深化,入网干部要按时将每个工作日的行程、工作内容在网上写出来,接受监督。

          早在2007年,荆州市绩效考核工作就已在市直单位试行,2009年延伸到县市区,2010年逐步在乡镇场办铺开。

          “探索之路并不平坦。”荆州市委组织部绩考办负责人陈东声坦言,这是一条“上没有指导机构、下没有统一模式”之路,每一步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2010年,荆州市推行全员全程工作记载,干部每天的工作都要记在日记本上,并定期收集检查评比。然而,由于专本记载比较繁琐、流于形式、检查时突击补记等多方面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2012年,荆州市又采取分步走的办法,依托互联网,自主研发“荆州市干部实绩考核系统”记载监督功能,实现干部“网上晒业绩”,并初步在荆州区试点,经过小范围初试和大面积中试,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绩考模式。

          经过两年的不断改进,荆州市实绩考核系统在经历了“记载方式由周到日”、“手机版本正式上线”等多个阶段后渐趋完善,管理更加精细化,操作也更便捷。

          网上晒实绩 倒逼干部作风转变

          眼下,在网上填写当天工作日志已成为荆州市3万多名干部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

          “上班时间,机关干部在哪里,干什么,网络上都要有清晰的记载。”陈东声介绍,这种绩效考核的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将干部推到一线,推动干部去做事。

          今年3月,结合全省“绿满荆楚”活动,荆州市林业局在全市推进“绿满荆州”,力争用10 年时间,努力把荆州打造成全省最大的速生丰产林基地、林产品加工基地和平原生态林业示范区。

          对于位于平原的荆州来说,这是一个跨越性发展战略。“必须得找点事做,不然没有实绩可‘晒’。”市林业局调研员朱祥炎说,林业局工作季节性很强,以往上半年忙下半年闲,现在随时都在想事做,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干部实绩网上晒,让很多人不再感到轻松。网络工作日志要求必须是“有效动作”,如果仅填写“上班”、“正常上班”、“照常上班”都视同没记。采访中,有干部表示,“没事干或者干的事不多,就无事可记,无绩可晒,压力非常大”。

          压力之下,成效也逐步显现。

          荆州市住建委人事科科长盛翊军说,会议次数减少了,节约了大量时间,以往每个月、每个季度要开的行政办公会议,现在基本上一年两次,时间节约出来可以去做其他工作。

          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受到荆州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新华要求,要不断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重视日常考核,深入考核,加强考评综合分析和结果运用,真正做到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

          压力变动力 结出累累硕果

          荆州的绩效考核,“量变”已跃入眼帘,“质变”正悄然发生。无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源自领导干部作风和理念的深度转变。

          对于荆州日报记者李天然来说,绩考系统的点滴变化都是她捕捉的讯息。谈起绩考给荆州带来的成效,她说:“高田项目的落户就是最好的诠释。”

          李天然所说的高田项目,是2013年7月落户荆州的高田公司,一期投资4.5亿元。

          该公司是全球汽车安全系统行业龙头企业,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管理,跻身世界同行三强之列,也是荆州引进的首家日本独资企业。

          引进这家企业的是并不从事招商工作的荆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谢俊勇。

          2012年4月,任荆州市环保局沙市分局局长的谢俊勇在与上海朋友通电话时,获悉高田公司想在华中地区布局的信息。

          虽然没有招商任务,但谢俊勇还是很留心。“那时候天天要写工作日志,有时候实在没东西可写,必须主动想办法找事做。”正愁没事可做的谢俊勇开始尝试招商工作。

          正是这一次的“多管闲事”,才让荆州与高田公司牵上了线,最终促使高田落户荆州。谢俊勇也因此被评为2013年度“十佳实绩突出干部”。

          “网上晒实绩”不仅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创新工作的动力。

          财务工作单一,每天填写内容基本一致。荆州市财政局企业科科长田书显为使自己工作更显出实绩,积极钻研承办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基金,成为全省市州首只参股创投基金,并成功签约2个项目,投资2.4亿元。

          2013年,荆州市编办从市粮食局、农业、住建等系统调配了7个编制到环保、文广、文旅等人手紧缺单位,没有引起争议,其根据就是从“网上实绩”分析出来的。

          网上实绩不仅对单位编制调整、大部制改革和大科室整合提供决策依据,而且直接为该市干部选拔和任用提供参考。

          考核结果不局限于“评优”,也重“惩戒”,对考核中存在问题的班子和干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整改,对履职能力差的,实行问责制,进行诫勉谈话。

          陈东声表示,干部实绩考核没有完整、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荆州市将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课题。(信息来源 天门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