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干部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干部工作
        襄阳市六项措施努力确保选人用人公信度
        发布时间:2013/10/24 点击数:
         襄阳市委常委会提出六项强化措施,抓好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力争保持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全省的领先位次。

          一是深化思想教育,以正风凝公信。学习教育常态化。坚持日常教育与关键节点教育相结合,中心组学习与媒体宣传、干部考察组宣讲相结合,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与宣传“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相结合,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新进领导班子成员、组织人事干部对纪律要求人人知晓。主题活动深入化。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创先争优,树立良好形象。交心谈心制度化。坚持领导干部全员交心谈心制度,加强组织督导,实施暗访抽查,确保谈心谈话全覆盖。市直单位领导班子集中考察调整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平和心态,心无旁鹜干工作,凝神聚力谋发展,令行禁止守纪律。

          二是推进改革创新,以改革激公信。拓宽选人视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树立重视基层、鼓励实干、注重廉洁的用人导向,着眼于襄阳跨越式发展,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为每个市直领导班子配备一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创新选任机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拔、述职竞岗等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启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双千计划。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不断增强队伍活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考评体系。以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创先争优为重点,按照简约、简明和务实、管用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

          三是严格监管查处,以肃纪增公信。严格执行制度。加强重点岗位干部管理,问题干部及时约谈。严格执行四项监督制度,严格工作规程,加强日常监管。全面开展检查。综合运用集中检查、重点抽查、专项巡查、现场督查、年度自查等方式,对所有有用人权的单位开展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情况检查。严查违规问题。畅通举报渠道,实行查核专办制度。对违规用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始终保持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四是注重能力建设,以提能促公信。加大专题培训力度。紧紧围绕四个襄阳建设,举办城市规划与管理、改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经营管理等专题研讨班,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干部终身学习。办好四个襄阳主题论坛,支持各地各部门开办干部学习周末课堂夜校,鼓励干部参加网上在线学习、指定书目学习和在职兼学。完善干部学习述学、评学、考学办法,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治庸问责。推进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促进干部提升能力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五是加强舆论引导,以宣传赢公信。形成舆论强势。充分发挥媒体在彰显用人导向、推介改革成效、引领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舆论环境。策划宣传战役。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加强宣传策划,开辟宣传专栏,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制作播放专题片,打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宣传战役。推进信息公开。稳妥有序地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提高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信息的知晓度,以公开赢得公信。

          六是落实领导责任,以明责提公信。层层履职尽责。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制,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抓起,确保各地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工作合力。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市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地方和单位,对党委(党组)书记和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严肃问责。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