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家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3/4
点击数:
“家”文化建设是组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组工干部广泛认同、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积淀着组工干部对组织工作的认知、实践体悟和精神追求。“家”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树立组织部门公道正派良好形象,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镇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对“家”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严有余而爱不足;二是重压担子而轻加油鼓劲;三是业务活动多而文娱活动少。
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是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严格管理”和“正向激励”的关系,在主观动因上激励组工干部想干事。“严”字当头是第一要求,正向激励是第一动力。立规要严,要加强组工干部工作制度化建设,探索建立“三张清单”内部管理模式:流程清单要梳理重要事务办理流程“立规矩”,责任清单要明确每项工作职责内容要求并落实到责任科室“重追究”,考核清单要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人头“亮实绩”。激励要明,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用督查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加强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让干得好的多得益,受褒奖,进行正面强化,实施正向激励,激发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
二是要处理好“正风肃纪”和“容错试错”的关系,在鼓励创新上激发组工干部敢干事。守纪律讲规矩是工作底线,容错免责是创新底气。同时也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氛围,建立容错试错的保护机制,对于工作失误不能“一刀切”,要具体分析评判,详细甄别,最大限度地保护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组工干部。
三是处理好“压重担子”和“关怀爱护”的关系,在工作能力上培养组工干部能干事。“压重担子”出战斗力,关怀爱护出凝聚力。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和业务传帮带,要敢于交重任、善于压重担。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生活上关照,在思想上关怀,经常性掌握组工干部思想动态,认真分析每个干部特点,帮助疏通思想情绪,提神鼓劲、释压减负、纠偏正向,充分挖掘潜力,确保组工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工作有干劲、发展有奔头。(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报 孙家政)
镇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对“家”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严有余而爱不足;二是重压担子而轻加油鼓劲;三是业务活动多而文娱活动少。
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是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在“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严格管理”和“正向激励”的关系,在主观动因上激励组工干部想干事。“严”字当头是第一要求,正向激励是第一动力。立规要严,要加强组工干部工作制度化建设,探索建立“三张清单”内部管理模式:流程清单要梳理重要事务办理流程“立规矩”,责任清单要明确每项工作职责内容要求并落实到责任科室“重追究”,考核清单要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人头“亮实绩”。激励要明,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用督查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加强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让干得好的多得益,受褒奖,进行正面强化,实施正向激励,激发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
二是要处理好“正风肃纪”和“容错试错”的关系,在鼓励创新上激发组工干部敢干事。守纪律讲规矩是工作底线,容错免责是创新底气。同时也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氛围,建立容错试错的保护机制,对于工作失误不能“一刀切”,要具体分析评判,详细甄别,最大限度地保护勇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组工干部。
三是处理好“压重担子”和“关怀爱护”的关系,在工作能力上培养组工干部能干事。“压重担子”出战斗力,关怀爱护出凝聚力。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和业务传帮带,要敢于交重任、善于压重担。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生活上关照,在思想上关怀,经常性掌握组工干部思想动态,认真分析每个干部特点,帮助疏通思想情绪,提神鼓劲、释压减负、纠偏正向,充分挖掘潜力,确保组工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工作有干劲、发展有奔头。(信息来源 组织人事报 孙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