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好支书 建设新农村
发布时间:2015/7/14
点击数:
近期,《天门日报》在一版开设“旗帜”专栏,先后推出了一批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先进典型,展示了新时期一批农村带头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建设农村、发展农村,关键要有一支过硬的支部书记队伍。
争做好支书,就要有所“长”。当好农村“领头雁”,就要有“领头雁”的意识和水平。随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天门环境更好了、后劲更足了、前景更好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有意回乡发展、回村工作。要放宽眼界,善于从优秀在外人员、返乡人员中发现和储备农村后备干部,吸引复原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在外成功人员等回村任职和工作,选好配强支部书记队伍。要强化教育,继续做好支部书记市外集中培训、市内定期轮训工作,帮助支部书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本领,让支部书记在建设发展农村中真有所长、与众不同、领先一筹。
争做好支书,就要有所“为”。《天门日报》报道的先进支部书记典型,尽管事迹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建设发展农村、带领群众致富上有作为、有业绩,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当前,我市农村发展还不够,基础也不好,面临很多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要想有所作为,既要有较强的能力,可能还需要极大的毅力。随便哪一样缺乏,可能就很难有所作为,甚至贻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
争做好支书,就要有所“依”。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上级党委政府也不能像公务人员一样管理村干部。尽管如此,各级党委政府在提高村干部报酬、解除村干部现实保障和后顾之忧上仍然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连续提高在职村干部待遇,落实离任主职干部生活补贴、现任主职干部养老保险等政策,今年还将为农村副职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村干部整体报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有的项目还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切实让村干部干有所得、老有所依,也为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干事创业、争做好书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信息来源 部机关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