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也是政绩
发布时间:2015/4/1
点击数:
我市2014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6天,在全省仅次于恩施、神龙架的新闻, 近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全年92.1%空气优良达标率的背后,包含了市委、市政府太多的取舍,真实体现了“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观。
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相比,我市并不具备客观条件优势,整体发展还相对不够,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愿望尤为强烈。过去,我们也曾面临很多大产业、大项目的机遇,要青山绿水,还是要有“毒”的“GDP”,有时完全就在一念之间。全市超过300家企业的棉花产业链,没有一个印染项目,放弃百亿元的造纸项目,多次拒绝高污染项目,体现的是大担当、大取舍,也是大气魄、大智慧,换来的是青山绿水和群众的幸福感。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无形资产,事关长远发展和民众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既难以取得,更难以保持,一旦受到损害,往往需要不可估量的资金投入和难以承受的时间代价。其实,发展和环境并不矛盾。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招商、绿色发展,把环境保护与干部政绩挂钩,我市的发展也没有因此而停滞或减速,而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得益彰。牺牲环境发展一时,爱护环境发展一世。真正重视发展、谋求长远发展,首先就要有环保意识,就要有科学的政绩观。
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日益成为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优势,不仅吸引个人居住,而且吸引企业投资;不仅宜居,而且宜业。只要心系群众幸福、政绩观念端正,我市的绿色招商、绿色发展之路肯定会越走越宽。(信息来源 部机关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