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怕群众”是什么心态
        发布时间:2013/12/4 点击数:
            曾听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现在大家都很谨慎,不出去吃饭喝酒了,规矩多了。但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这种怕的心态,反映的恐怕是一种消极态度。因为,这种怕和我们说的敬畏人民不是一回事。一些人只是为了避避风头,仅是一时的收敛、暂时的蛰伏而已。

          中央反“四风”,群众期待好作风,目的不是使干部一时收敛,而是长久恪守;是要增进与群众的联系,而不是离群众更远。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并比喻说,“人民就象水一样,各级领导者,就象游水的一样,你不要离开水,你要顺那个水,不要逆那个水。”今天,一些干部“怕群众”,说到底还是为民的意识没树立,所以就不说不管也不动,明哲保身。

          群众是最知事明理、与人为善,也是最愿意给干部送上“笑面”的。跟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身贴身,心连心,敬重与关爱群众,诚心敬意地为群众办好事,群众就会敬重干部,又怎么会让干部难堪?“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这样的官员才会怕群众,群众才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跟群众在一起,应该是各级干部的看家本领。周恩来同志每到一地,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同群众接触。他反对前呼后拥,认为“这样还怎么接近群众?”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比我强,群众智慧多,办法多”。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一心只想当官,就如同钻进“镀金笼子”里,与群众的距离就远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才可能突破各种障碍,跟群众在一起。

          判断干部作风有没有好转,不是看是否怕群众,而是看是否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是否把群众所急所难之事解决好。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下乡专门找上访户“解疙瘩”,变“上访”为“下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的询问群众的急难之事,列成待办清单,给出时限作出承诺。凡此种种,才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好变化、好气象,这样的干部又怎么会怕群众?群众又怎能不善待这样的干部?

          一位村支书从他20多年的辛劳付出中,这样感慨:“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你放在眼里。”诚哉斯言。各级干部不妨扪心一问,群众在自己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信息来源 劳骥)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