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干部考德制度化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0/7/2 点击数:
        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到去年中办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组部出台与之配套的地方考核、部门考核、年度考核等3个考核办法,都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可以看出,“以德为先”的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的考评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指导精神的操作性也越来越强。

        近段时间,重庆、保定、济南、陇西、日照等许多地方正在加快探索构建领导干部考“德”制度体系的步伐。各地制定的一系列干部考德办法,虽然操作流程不同、制度设计各异,但基本都围绕‘四德’进行,将中央的要求细化、具体化,为考准干部考德探了新路。

        德与才,是干部素质的两根“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对干部进行“考德”,无疑是把住了关键的一环,也为通过制度设计,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识人难、用人难,往往难在识德上,如何考察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察中的一大难题。衡量干部考德这项工作是否实现了制度化,主要要看考核体系是否科学、系统,操作是否简便、易行,效果是否准确、合理。首先,要力戒笼统、抽象、概念化的考核标准,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这是保证考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其次,要把群众参与摆在突出位置。干部的实绩与八小时内的主要表现,相对容易掌握,也更为“表面化”,八小时之外才往往是干部“失德”的“事故多发地段”,所以,与考绩相比,考德对群众的参与度更高,如果说进行考德,离开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就成了缘木求鱼。再次,考德不能定位于发现问题、处理干部。考德的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考察发现一些不良苗头,比如,在考德过程中,发现一张不满意票、满意率少一个百分点,都要提醒干部引起注意,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最后,要注重与“育德”相结合。考德最终目的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能只考不教,不教而考,从某种意义上讲,“育德”比“考德”更重要,更迫切。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