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加工利用机械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或揉搓,这是利用粗饲料最简便而又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秸秆饲料比较粗硬,加工后便于家畜咀嚼,减少能耗,提高采食量,并减少饲喂过程中的饲料浪费。
铡短利用铡草机将粗饲料切短成1~2厘米,稻草较柔软,可稍长些,而玉米秆较粗硬且有结节,以1厘米左右为宜。玉米秆青贮时,应使用铡草机切碎,以便家畜采食。
粉碎粗饲料粉碎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便于与精饲料混拌。冬春季节饲喂绵、山羊的粗饲料应加以粉碎。粉碎不应太细,以便反刍。粉碎机筛底孔径以8~10毫米为宜。如果用做猪和家禽配合饲料的干草粉,要粉碎成面粉状,便于充分搅拌。
揉搓揉搓机械是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为适应反刍家畜对粗饲料利用的特点,可将秸秆饲料揉搓成丝条状,揉碎的玉米秆可饲喂牛、羊等反刍家畜。桔秆揉碎不仅提高了适口性,也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是当前利用秸秆饲料比较理想的加工方法。
(二)盐化盐化是指铡碎或粉碎的秸秆饲料,用1%的食盐水与等重量的秸秆充分搅拌后,放入容器内或在水泥地面上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放置12~24小时,使其自然软化,可明显提高家畜的适口性和采食量。
什么是氨化饲料,氨化技术应该怎么做:秸秆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经氮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可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含量降低10%,有机物消化率提高20%以上,是牛、羊反刍家畜良好的粗饲料。利用尿素、碳酸氢铵作氨源。靠近化工厂的地方,氨水价格便宜,也可作为氨源使用。氢化饲料制作方法简便,饲料营养价值提高显着。
(三)碱化利用酸碱等化学物质对秸秆饲料进行处理,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中部分营养物质,以提高其饲用价值。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碱化、氢化和酸处理。
碱类物质能使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使纤维素分子膨胀,也使细胞壁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间的联系削弱,从而溶解半纤维素,有利于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碱化处理所用原料,主要是氢氧化钠和石灰水。
氢氧化钠处理将粉碎的秸秆放在盛有1.5%氢氧化钠溶液池内浸泡24小时,然后用水反复冲洗,晾干后喂反刍家畜,可提高有机物的消化率,但此法用水量大,许多有机物被冲掉,且污染环境。也可以用占秸秆重量4%~5%的氢氧化钠,配制成30%~40%的溶液,喷洒在粉碎的秸秆上,堆积数日,不经冲洗直接喂用,可提高有机物消化率12%~20%。这种方法虽有改进,但牲畜采食后粪便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钠离子,对土壤和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石灰水处理生石灰加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钙,是一种弱碱溶液,经充分熟化和沉淀后,用上层的澄清液(即石灰乳)处理秸秆。具体方法:每100公斤秸秆,需3公斤生石灰,加水200~250公斤,将石灰乳均匀喷洒在粉碎的秸秆上,堆放在水泥地面上,经1~2天即可直接饲喂牲畜。这种方法成本低,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四)氨化选择向阳、背风、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而且便于制作、饲喂、管理的地方建氧化池。池的形状可为长方形或圆形。池的大小根据氯化秸秆的数量而定,而氨化秸秆的数量又决定于饲养家畜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每立方米池(窖)可装切碎的风干秸秆100公斤左右。一头体重200公斤的牛,年需氢化秸秆1.5~2吨。挖好池后,用砖或石头铺底,砌垒四壁,水泥抹面。将秸秆粉碎或切成1.5~2厘米的小段。将秸秆重量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温水多少视秸秆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12%左右,而秸秆氨化时应使秸秆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所以温水的用量一般为每100公斤秸秆用水30公斤左右。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边喷洒边搅拌,或者装一层秸秆均匀喷洒1次尿素水溶液,边装边踩实。装满池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信息来源 荆楚旗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