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在培训内容探索创新。通过抽调专人,走访、座谈、发放培训需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19个村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的摸底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活动,收集需求信息140余条。根据调研结果,坚持“紧贴当前农业生产、着眼于党员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设置各村的培训内容,共涉及基层党务、如何当好村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和使用、致富能手经验谈、村党支部怎样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12大项20个科目的菜单,每次培训前,由受训对象根据需要提前“点菜”,自主确定培训时间和培训专题。做到了点“单”上“菜”,有的放矢,使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有机统一,切实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精心组织,促进培训覆盖面广。为了把该项活动组织好、安排好,实现全员培训,该乡专门成立了由组织委员为组长、组织干事,大学生村官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流动课堂’送学下乡活动的通知”;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从林业、畜牧、农业等部门抽调15名理论功底深、专业技术强的种养殖专家和业务骨干, 此外,还把实践经验丰富的致富能手、生产好手等“贴心人”、“土专家”、“田秀才”请进“流动课堂”中,统一编写讲稿,制作课件,进行了“岗前”培训。岗后手把手的传授,据悉,该活动自启动以来每年按四个季度。培训对象涉及19个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协管员、村干部和各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大户、党员群众代表等9000余人。实现了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
形式多样,在培训方式上灵活多样。这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辅导、理论讲授、现场示范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专题讨论、现场解难和案例启发相结合;指导与交流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达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增强了培训教育的感召力、吸引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愿意听、乐意学,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转变。同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实现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基层中心、重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参训的积极性。
严格管理,在培训的实效上求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训活动领导小组针对该活动制定了乡乡党委书记带班制度、请销假制度、课堂纪律规定和考核督查等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分头管理,负责讲稿审核、督促检查、效果测评;授课老师负责管理考勤和业务指导,通过强化措施,严格管理,确保培训活动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培训近38场(次),培训科目达400多个品种,培训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协管员428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9000余人次,成为加强基层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载体和“助推器”。(信息来源 荆楚旗帜网 杨浩 洪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