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捧起新饭碗,低收入家庭搬进廉租房,农民群众喝上洁净的自来水……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托举百姓“幸福梦”。2014年,在天门跨越发展的壮阔画卷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其中最温情的一道风景。
关键词:就业
25日,85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来到市技工学校,接受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组织的宾馆服务员专场培训。培训结束后,他们将到我市一家新开业的大型综合性酒店上班。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我市一直把就业再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畅通信息渠道、开展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
以服务企业用工为重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市劳动就业部门坚持集中向市民和返乡务工人员宣传就业形势,展示企业良好风貌,在网络平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在《天门日报》开办招工信息专版,利用“求职通”终端,实时发布招工、求职信息。同时完善招工就业对接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招聘会、开展“企业用工服务月”等活动扩大就业面。
大力实施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培训模式,促进以未就业大学生、失地农民、城镇就业困难家庭、残疾人等为重点的群体就业。市内12家定点培训机构采取“订单式”、“定向型”、“创业型”等培训形式,先后举办了服装缝纫、育婴师、家政服务、创业培训等96期各类培训班,今年已累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300多人。
实施“全民创业计划”,通过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开发、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强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截至11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87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23人,扶持创业1875人,创业带动就业5411人。
关键词:社会保障
胡市镇庄湾村,前来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看到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领到养老金,大家都踊跃参保。村民李想中说:“赶上了好政策,我们农村人也可以安心养老。”
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我市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救助政策制度完善和方法创新,努力为群众织起安全保障网。
据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完成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和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养老金待遇平均水平达到1400元/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推进,实现了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大病保险待遇和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省内异地就医实现联网结算,目前武汉市内的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已有22家;提高了医保基金抗风险能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进展顺利,除企业养老保险外,已完成全年扩面征缴任务。
关键词:安居
“取名‘感恩商店’,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意。”家住园丁小区4栋东单元一楼的吴德香婆婆,向顾客讲述着“感恩商店”的由来。
吴德香的老伴汪福林几年前中风后行动不便,分配廉租房时,市政府把一楼的这套5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子租给他们,每月只需缴纳45元租金。他们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间3平方米的社区小店。在给小店取名字的时候,老两口一致想到了“感恩”这两个字。
圆安居梦,暖百姓心。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为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我市做到“资金预算早筹划,工程项目早启动,工期进度早安排,基础工作早跟进,协调工作早着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不断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开工率和竣工率。2011年以来,在全国和全省组织的多次检查中,我市的保障房项目因进度快、质量好、配套优获得好评,多次名列全省第一。
市房管局数据显示,到11月底,我市今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554套(户),开工率103.6%,完成投资11025万元。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开工414套,城市棚户区开工540套,垦区棚户区开工600户(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058套,占目标任务的105.8%。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880套(户),占目标任务的110%。
关键词:教育
经过申请与核查,今年我市204名考取高校的低保家庭子女获得了助学金资助,目前519000元助学金已全部发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天门是“文化之乡”,教育更备受关注。
“百姓关注的焦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市政府坚持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作为“十件实事”之一持续推进。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1.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食堂85间、教学楼69栋、学生宿舍楼68栋、厕所82间,修建标准化塑胶运动场50个,全面消除学校D级危房。为69所学校装备了图书馆、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极大地改善了乡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功能馆室条件。购置课桌椅73000余套,彻底消除了学生自带课桌椅上学的现象。
2011至2014年,利用学前教育中央资金,我市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18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18所,增加了8370个学位,完成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切实改善了办园条件和办园环境,解决了适龄幼儿就近入园、能入园、入好园的问题。
今年,市政府又把在农村中小学新建10个塑胶运动场、规范建设30所食堂纳入“十件实事”办理。同时,落实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规定。今年9月1日,城东世纪城配套小学投入使用。
关键词:就医
汪场镇汪场村村民肖贤二,对村卫生室的变化赞不绝口:“环境越来越好了,门口建起了小游园,病房里宽敞透亮,还有电视看。”
肖贤二说,以前,卫生室门口都是渣土路,下雨的时候难走,里面的环境也很简陋。
变化,得益于市政府坚持不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就医环境,积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根据群众所需,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十件实事之一,今年下达了完成8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任务,目前已竣工83个。
这一年,从城市到农村,天门继续谱写医疗卫生建设新篇章——市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档升级:总投资1.4亿元的市一医新外科楼投入使用,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医医院,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新建的住院部2号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实验楼均已投入使用;10家乡镇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四化”建设标准,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授予“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实施大病补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推动新农合门诊补偿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让医疗卫生更加贴近群众,着力破解“看病难”。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
一大早,施工人员就来到皂市镇下付村,为村民们安装自来水管。该村236户已有170户完成了入户安装,剩下的将于年前完工。村民胡新平说:“现在用水比以前更方便了,自来水也比以前用的井水干净卫生多了。”
皂市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于2012年7月15日动工,工程预算总投资2908万元,现已完成总投资2091.17万元,完成管道铺设156公里,入户安装6000余户,覆盖受益人口4.8万人。
农村安全饮水,事关民生大计。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今年截至目前,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市累计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0.8643万人,其中,实施2013年第二批建设任务新增2.7754万人,建设地点为多宝、小板、马湾、黄潭、横林等5个乡镇19个村;实施本年度第一批工程建设任务新增8.0889万人,建设地点为多宝、蒋场、彭市、岳口、干驿、净潭、九真、胡市、马湾、皂市等10个乡镇53个村。目前,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累计达到140.54万人,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提高到93.77%。
关键词:环保
杨林街道办事处的兴昌畜牧养殖场,新建起了污水处理中心,猪粪通过导污沟在这里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像兴昌畜牧养殖场一样,我市有30家规模养殖场采取了这样的深度处理模式。
关注民生,天门环保在行动。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重点抓好三大工程。
以天门河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通过实施生态补水,将汉江水引入西湖,通过后壕,经东湖,入天门河,使城区水系由“死水”变成“活水”;启动并完成了黄金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该厂日处理污水4.2万吨;配套完善污水收集网,提高污水收集率。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蓝天工程”。重点抓好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代替、减少秸杆焚烧、机动车尾气检测、扬尘控制等。
以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清洁工程”。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标责任状,30家市管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了治理任务;启动了重点区域(天门河上游)养殖专业户污染治理试点工作,锁定了治理对象,制定了治理方案。
与此同时,市环保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依法对12家企业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责任书,对9家企业下达环境监测通知书,上报市政府依法取缔关闭9家“十五小”企业……
一轮轮“绿色”冲击波,让天门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从“实事”破题做“民生文章”,从“服务”破题解“民之所需”。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利民实事,一个个民生工程,犹如点睛之笔,勾勒出“三乡宝地”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呈现出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的新风貌,展示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和谐进步的新风尚!(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