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走街串巷的弹棉花、卖纽扣,到如今的温州店、温州街、温州城开遍全国,更有60多万温州人将“温州”的印记,烙在了全球131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人创造的一个个市场经济奇迹,无不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前,记者随10余位天门本土企业家奔赴温州乐清,走企业,访园区,探路企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发展之路。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温州精神”——敢为人先、合作共赢、务实苦干,推进了温州的改革发展,又不断给我们以新的启迪。
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是温州人最为可贵的精神品质。
市场经济时代,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在温州这个改革的试验区,温州人走在改革实践的前头,经常是“快半拍”,别人不敢干的,还没人干的事情,温州人先干了起来。
走进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乐清柳市镇,“八大王”的故事家喻户晓。
上个世纪70年代,八位极具经营头脑的乐清人率先在当地发展起私营商店和家庭工厂,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前奏;上个世纪80年代,又是他们,率先将家庭作坊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镇又掀起了科技创新与质量共建热潮,重塑柳市品牌。
率先打入国外市场、率先和外企合资组建大集团、率先启动民营企业上市战略……如今柳市镇作为“中国电器之都”驶入了一个全新的航程。
敢为人先,才能抢抓机遇。于是,在乐清便有了全国第一份私营工商业执照,第一个专业市场——桥头纽扣市场,全国第一座商标城——金乡商标城,全国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全国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的城市等诸多“全国第一”。
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是温州人最有特色的经营理念。
在乐清采访,一个温州人经商的故事被不断提起:一位温州人在外地做灯具有钱赚,于是很多温州人闻讯而来,然而,大家不是都去做灯具,而是围绕灯具的上下游,你做灯管,我做灯芯,他做销售,共生发展。
乐清工商联副主席李振德告诉记者,这就是温州人的合作共赢精神——温州人做生意,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共生共荣。
改革初期,温州10万推销大军架通了温州产品与各地市场间的桥梁,现在,200多万在全国各地、几十万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大部分从事营销活动,建办温州人市场、商场,开辟温州城、温州街,承租柜台、门市部,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在推销温州产品。这个特殊的、低成本的营销网络,使温州产品稳稳地扎根于全国各地,并延伸到世界。
在外的“温州军团”,以“建设市场的大手笔、占领市场的大动作、经营市场的大规模、构筑网络的大跨度”来做市场开拓文章。永嘉阀门企业“大鱼带小鱼”,创立“1+N”合作模式;18家服装企业抱团组建“雪之梦”集团;28家乐清低压电器企业,集体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乐清馆”……可以说,温州人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总是会用抱团的力量,迎接发展的春天。
在合作共赢中,温州人更将浙商三大法宝——创业、创新、创市场,发挥得淋漓尽致。
务实苦干
“只要有一分钱都赚”,这是温州人最为朴实的精明。
身为温州人的益泰药业董事长陈建旺指出,在温州人的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王道。这一点,从遍布全国的温州小商品就能看出来。无论是纽扣、打火机,还是标牌、小饰品,这些别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会去做。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温州人经营的几乎全是赚小钱的买卖,如钉皮鞋、裁衣服、做纽扣、卖小家电等。
再如知名的温州企业家,如南存辉、胡成中、王振滔、郑元豹、周成建等,都是从做裁缝、木匠、铁匠等辛苦活儿起家,他们从小钱赚起,一步一个脚印创建了自己的产业帝国。
“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温州人靠务实的创业精神,一分一厘地集腋成裘,完成了原始积累,从而进行其财富扩张之路。
务实之下,更有苦干的精神。
在浙江乐穗电子有限公司,不少员工告诉记者,企业老总为了破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难题,和他们一起,整天坐在车间,硬是做出4000多个AV插座。
在穷时能吃苦,富裕起来还能吃苦;当小老板能吃苦,当大老板时还能吃苦;在没有文化时能吃苦,到了知识时代还能吃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就是温州人苦干精神的真实写照。
务实的温州人,就是凭借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勇立市场经济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