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市长柯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开拓进取,攻坚克难,逆势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22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总收入15.1亿元,增长36.2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39.2%,税收占比达到70.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94亿元,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85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8506.8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23.19:49.68:27.13调整为21.47:51.19:27.34。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县市中排名第一,其他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招商引资与技改扩规并重,工业经济逆势增长。
我们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现有企业技改扩规,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36家,达到250家;工业用电量5.31亿千瓦时,增长13.9%。景天棉业入选“全省百强企业”,与健康集团进入省政府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名单。
强力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项目101个,实际到位资金65.8亿元。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新引进投资过20亿元项目3个:上海特思克公司投资25亿元的汽车超级平台车身系统及零部件项目、武汉凯迪投资2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和华康宏基投资20亿元的生物多肽项目。与央企合作取得新进展,中铁大桥局与中基公司合作投资19.8亿元建设天门工业园港区;企业战略重组有序推进,成田制药与上海延安药业、武汉人福药业,中佳药业与四川禾邦药业合作取得新进展;“回归工程”取得新突破,卓泰纺织等一批项目已开工建设。
推进现有企业技改扩规。全市共有20家重点企业实施了30个技改扩规项目,总投资25.6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14个项目竣工投产,6个项目基本完工,10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天门纺机兴建的天门纺机工业园、益泰药业新上的4个扩规项目、景天棉业扩建的景天织造园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家,达到14家。天瑞电子、天门泵业等企业和单位的24项创新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成田制药荣获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奖,益泰药业荣获省级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聘请专家成立了企业上市专家咨询组,益泰药业、天门纺机、湖北永康等3家企业进入全省重点后备上市企业名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天门经济开发区迁村腾地有序推进,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合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天门产业园”正式挂牌。天门工业园完成第二轮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四横八纵”的道路循环体系。岳口工业园、龙尾山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乡镇税收收入增长45.91%;税收过千万元的乡镇达到6个。全市有18个乡镇编制了工业小区发展规划,8个重点乡镇工业小区现已落户企业32家。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坚决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业经济较快发展。
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预计粮食总产69.41万吨,实现“九连增”;棉花总产5.33万吨,第16次超百万担;油料总产11.1万吨;生猪出栏100.17万头;水产品产量12.05万吨。继续保持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生猪调出大市和全省水产大市的地位。完成植树造林506.5万株,新建绿色长廊5千米。
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已建成80万亩优质稻、60万亩优质棉、80万亩优质油料、25万亩无公害蔬菜四大基地。万头以上养猪场达到25家,省部级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达到13家。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4%。全市新增农产品商标167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食品29个、有机食品1个。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9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天门农产品加工园入驻企业达到35家,再次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
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17家,达到860家。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行业二十强合作社达到8家,其中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全省“五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8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省10个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联系点之一。
生态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嘉祺公司建成1300亩果蔬观光园,岳口镇朱湾生态农业示范园跻身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积极开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节能灶试验、示范点建设,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配套建成17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全市户用沼气覆盖率达到15%。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水平稳步提升。
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华泰饭店、天门美食街建成营运;天门新城中央商务区正式营业,引进了韩国CGV影院、宜昌国贸、苏宁电器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世贸中心、东湖国际酒店正在抓紧建设。
区域性专业市场加快建设。中储棉与卓尔控股联合投资60亿元建设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第一期工程已投入试运营;天骄物流中心、汽车大市场正在建设;7个乡镇农贸市场完成改造升级。
金融服务业提质提效。年末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4.12亿元,比年初增长16.3%;贷款余额97.36亿元,比年初增长23.1%;贷存比达到33.12%,比年初提高1.84个百分点;落实银企对接协议70.9亿元。新成立1家资本金为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城投公司新增融资2.25亿元,兴天担保公司资本金增加到2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3家。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
着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交通建设投入达4.76亿元。荷沙线东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天钟线、小仙线等二级公路改造全面完成;汉宜铁路天门南站建成投入运营;天门工业园港区一期工程水工结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皂岳线竟陵至岳口段、荷沙线竟陵至多宝段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建设通乡、通村公路266公里,维修改造危桥17座,完成荷沙线多宝段、金彭线横林街道等6条道路大修。
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全年向上争取水利投资3.2亿元,到位资金2.3亿元。通过竞争立项,我市成为全国首批25个、全省首批2个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之一。加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天门河下段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等9个重点水利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沉湖流域治理三期工程基本完成。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全市共整治塘堰1329口,疏挖沟渠1430条。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推进国土整治项目建设,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个,面积13.95万亩,新增耕地9751亩。
着力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电网建设工程投资3.06亿元。侨乡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彭市、汪场输变电工程,35千伏黄潭、河山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已竣工投运。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共新建和改造配电台区223个,新建10千伏线路6条、48公里。
(五)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城乡面貌明显变化。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编制了城区3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天门经济开发区、天门工业园等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竟陵唐街等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市、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完成。规划执法力度加大。集中开展了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共拆除违法建筑2200处、面积6.5万平方米。
加强城乡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党校、图书馆投入使用,陆羽故园建设已基本完成;市民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湖公园改造等项目正抓紧建设;工人文化宫、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竟陵唐街、河山干渠绿化景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紧进行;公厕、停车场、候车亭和垃圾中转站等便民设施得到完善;城区亮化工程进一步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道路进一步拓展,完成了西湖路北延、创业大道西延等工程,义乌路南延、迎宾大道、南洋大道西延等项目已动工。刷黑了状元路、汇侨大道、西湖路中段等5条道路。小城镇面貌深刻变化,全市投资1.95亿元,加强了各镇区市场、小区、道路、给排水设施、绿化、亮化以及示范街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 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天候保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荷沙、皂岳、天仙三条公路沿线为试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得到改善。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整镇推进省级新农村试点镇岳口镇建设,通过了省级验收。马湾镇“侨爱新镇”创建、9个统筹城乡试点村和每镇一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新的进展。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96.97%,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34.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19.2万人。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20人,创业带动就业15672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14套。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不断规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天门中学百年校庆,特殊教育学校整体搬迁,天门职业学院首次面向全国招生。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价格下降48.3%;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强化基本药物质量监管,保障了药品安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扎实推进,全省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启动会议在我市召开。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大力扶持移民生产发展,移民和谐稳定。
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执行力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实施“万人评百岗”活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定期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8%。推进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行政效率明显提升。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协同办公系统已投入试运行,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此外,编制、统计、物价、监察、纠风、档案、气象、盐务、质监、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旅游、邮政、体育、妇女儿童、老龄、保密、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招投标、住房公积金、扶贫、残疾人、人防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些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全省移民工作现场会、全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现场会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同时我市还荣获了湖北省“三农”发展先进市、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市、A级金融信用市、保险工作先进市、双拥模范城以及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有突出贡献地区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天门加快发展的自信和底气。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天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经济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镇域经济发展不够,活力不足;经济发展受要素瓶颈制约明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宏观政策,为我市加快发展从大环境上提供了保障。省委、省政府“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广大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湖北天门三级干部会议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跨越”,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着力深化各项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做好2013年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冲刺百强、争当先行”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确立“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二是坚持突出重点不动摇。始终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对确定的重点工作,必须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6%,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坚持理性务实招商,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着力引进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强化专业招商。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加强与央企的对接。积极引进台资项目。强化投资强度约束,强化招商项目环节服务、跟踪服务责任,提高项目的落实率、落地率。建设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扶优培强现有企业。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产值10亿元企业培育工程、税收千万元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新增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家,过5亿元的企业3家,过1亿元的企业20家;新增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5家。进一步扶持益泰药业、天门纺机、景天棉业等重点企业实施技改扩规,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支持中盐国利重型化工装备、申安LED照明、冠益管材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着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加强益泰药业、天门纺机、湖北永康等企业的上市辅导,力争早日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新增湖北名牌2个,争创中国名牌1个。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大力推进天门纺机、佑琪制衣、天瑞电子等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发展通信网络运营业、计算机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天门经济开发区、天门工业园、岳口工业园、龙尾山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强天门生物产业园、台湾产业园、泵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开展定向招商,形成集聚效应。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天门经济开发区税收达到2.7亿元,天门工业园税收达到1.5亿元;镇域工商税收增长30%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乡镇达到8个,其中过亿元的乡镇1个。加快乡镇工业园建设。全面推进小板等8个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工业小区。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中小企业600家、个体工商户9500户。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重点支持益泰药业、天瑞电子等企业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创新。加强天门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天门产业园”建设步伐,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入驻园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以上。
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着力引进一批出口型企业,支持现有出口企业扩大规模,重点支持益泰药业研发新产品,支持正和食品、全盛禽蛋出口基地建设,扶持佑琪制衣、中绿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强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生猪、家禽、名特水产、杨树等八大农林产品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沉湖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皂岳线高效农业核心示范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装备,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3%以上。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粮棉油、畜禽、水产品、果蔬、林木产品等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引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重点工程年度建设计划,继续实施汉江、汉北河、皂市河河堤治理工程。更新维修改造部分中小泵站。加强小农水建设,重点解决农田排灌末端水系问题,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就业服务,鼓励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支持农民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规范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加强农民负担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三)适度超前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质量。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区域性专业市场。支持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加快建设,打造“中国棉都”。培育天门义乌小商品市场,建设湖北供销华西天门农商城等专业市场。推进天骄物流中心、天门供销农资大市场、江汉平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天门工业园、竟陵、皂市三大物流区。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支持世贸中心、东湖国际酒店、城南休闲娱乐中心加快建设,实施帝苑酒店升级改造。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中小型连锁超市、餐饮、商贸等综合性商业网点和便民服务设施。对天门南站周边进行商业综合开发,启动天门工业园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陆羽茶文化和蒸菜美食文化产业。建设竟陵唐街,加快陆羽茶文化产品市场建设,打造中国茶文化之乡。加大石家河遗址保护利用力度,发展长寿山、张家湖等生态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
(四)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规划管理。启动全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状元路以东、天仙公路以南、龙嘴河以北4.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北湖大道以北、汉北河以东、西湖路以西、北环路以南2.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天门河城区段3.4 平方公里概念规划。推进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城乡规划管理执法力度。
加快城区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南洋大道西延、北湖大道等工程建设,完成陆羽大道西等道路刷黑工程。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完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和东湖公园改造,启动胡家花园、古城墙修复工程。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小游园、小广场,改造小街小巷。启动竟东新城建设。
扎实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实施皂岳线竟陵至岳口段一级公路改造。争取江汉平原货运铁路支线开工建设。完成天门工业园港区一期工程并投入试运营。继续建设和完善一批路网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城市公交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城市管理。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容秩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城市意识。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每个乡镇建设一条示范街,建设一个示范小区。加强城镇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城镇面貌明显改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岳口镇省级新农村示范镇建设,加快马湾镇“侨爱新镇”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统筹城乡试点村工作,加强皂岳线、荷沙线沿线新农村建设,打造新农村示范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增强融资能力。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天门设立分支机构,新成立1家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推进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营业网点。激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力争年末贷款余额增长20%以上,存贷比新增1.6个百分点以上。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落实银企对接协议80亿元。开展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业务试点。进一步壮大城投公司实力,力争全年新增融资3亿元。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创建“A级金融信用市”、“保险工作先进市”。
服务企业用工。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定向、合作培训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就业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实乡镇企业结对招工,做好日常职介,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重点企业招工1万人。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督和指导,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科学保障项目用地。实施迁村腾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激励约束机制。下决心清理处置闲置土地,对土地征而不用、投资强度不够的项目进行公示,推进回购和“二次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大工业地产开发建设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
提高水、电、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亿元,新建110千伏汉北桥输变电工程和35千伏小板输变电工程,实施35千伏渔薪、麻洋变电站增容工程。加快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做好新堰变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供水管网延伸及户表改造工程。加快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建设及入户安装步伐。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深入推进建筑、交通运输、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建成区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建设天门工业园、岳口污水处理厂。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大力开展“万名干部入万户洁万家”活动,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继续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秸秆气化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天德环保科技、天源木业等企业为基础,加大工业品废料综合利用力度,把天门工业园建成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示范区。以益泰药业、中绿集团、天湖化工等企业为示范,大力推行循环生产方式。加快武汉凯迪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施垃圾分类处理试点,促进垃圾资源循环利用。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加大造林力度,完成植树造林600万株,确保新栽林木保存率达到70%以上。继续推广“林水结合”模式,完成林水结合造林230千米。推进武荆高速连接线绿化带建设,补植补造天仙公路、干刘线绿化带。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修复与保护天门河水生态,全面完成天门河一、二期整治工程和东西湖连通及补水壅水工程。加强湖泊管理,确保湖泊水质不下降、数量不减少、规模不缩小。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使我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建设美丽天门。
(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大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深入开展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建设农村改革试验示范区。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机制,发展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10家市级示范社,每个乡镇重点培育1家示范社,积极争创一批全国示范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组织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经验,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村务公开工作。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土地流转、“三资”监管代理、农村土地集体资产招投标等集中管理。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审批程序最简、审批时限最短、审批费用最低、经济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方便、廉价、有效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深化城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城管框架,全面开展涉城管理部门综合执法。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形成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社保待遇。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就业扶持常态化,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加强创业扶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打造品牌。加快校企合作步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关爱留守儿童和特殊困难群体子女,促进教育公平和普惠。进一步加强教师引进、培训和交流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下大力气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展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改善服务引领管理创新,逐步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深入开展企业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信访维稳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健全行政调解机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引导民众理性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开展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创建力度。加强移民工作,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和谐团结。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维护物价稳定。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发展老年教育,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同时,重视和做好统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民族宗教、审计、气象、招投标、档案、抗灾减灾、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政府承诺,努力办好十件实事: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图书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全市55所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功能馆室全覆盖。
2.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00套,改造农村危房1000户以上。
3.完善城市功能。完成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植物园)等项目主体工程。
4.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增10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更新维修改造60座小型泵站;解决农村循环路、断头路60公里;新建改造乡镇公厕54座;改造镇区泥巴路88条;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5.加强城区便民设施建设。在城区建设10处标准化公交车停靠点;在城区建设3个停车场;改建新建10座垃圾中转站和公厕;新建20处城管职工、环卫工人工作房。
6.新建、改建农贸市场。在重点乡镇新建和改造10个农贸市场。
7.加强社区建设。新建和改造10个社区公共服务站。
8.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健康保障金;新建10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康复救助。
9.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新建、改建、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80所。
10.建设城区道路交通指挥系统。在中心城区新建47套道路交通监控指挥系统。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行“一线工作法”,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去,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下决心、动真格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开短会、讲短话、少发文。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强化治庸问责,大力整治“慵懒散”问题,旗帜鲜明地为想事、干事、成事者搭台,激励干部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求突破,形成勇于担当、雷厉风行的良好政风。
(二)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报告重要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行政执法,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提高行政效能。加强绩效管理,推行政府绩效评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创新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制度,坚决纠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和问题。牢固树立“产业第一、发展优先”的理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严肃处理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全力打造公平、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系统办公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土地管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公正透明交易平台,实行阳光操作、阳光运行、阳光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规范项目结算。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杜绝铺张浪费,打造廉洁、勤政、高效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既面临新的挑战,又充满新的机遇,更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天门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