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组工要闻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组工要闻
        “移民精神”壮山河
        发布时间:2013/1/4 点击数:
        武当山下,汉水之滨,有一个将永远载入中国水利发展史册的地方——丹江口。
        莽莽苍山,茫茫汉水作证,为了建设丹江水库,为了南水北调,丹江口人民倾尽财力、物力、人力,几度牺牲小家顾大家。
        “舍小家、顾大家,自强不息、安居创业”,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移民”。
        1958年,南水北调“引汉济黄”首期工程开始,1967年11月下闸蓄水。土地被淹没了,房屋被淹没了,道路被淹没了,故园沉入了水底……淹没区外迁移民9.1万人,就地后靠安置移民22.5万人,这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大迁徙。
        近半个世纪荜路蓝缕,重建家园,正当丹江口人准备趁着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再接再厉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又一次把重担交给了丹江口人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大坝蓄水位将提高到176.6米,蓄水位以下的很多地区又将被淹没,淹没区10余万丹江口人再临搬迁。
        几十年来呕心沥血重新建设起来的良田、果园、村庄、学校,将再度沉入库底;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初步趋于稳定的生活,将再度失去;再度离开故园、迁徙他乡,丹江口人民心情沉重!然而他们深明大义,他们懂得顾全大局。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首都北京人民对丹江水的渴望,深深地知道饥渴的华北土地对丹江水的渴望……为了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丹江人民再一次背负起沉重而神圣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共同演奏一曲无私奉献的移民搬迁交响曲!
        曾元庆夫妇,是移民大军成员之一,80多岁的曾老汉,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老均县县城搬迁到小胡家岭,40多年来,一直以打渔为生,是大坝办事处典型的困难户和低保户。三个儿子不在身边,搬迁开始,他不等不靠,拖着年迈的双腿雇车请人,毫不犹豫地搬出坝区。80多岁的老伴为租房屋累得几乎休克,曾老汉为拆迁一天只吃两顿饭,坝区工作人员送来快餐面和矿泉水他也顾不上吃。他说:“大坝建设是大事,吃点亏算什么,党对我们的照顾已经够多了。”
        78岁的退休工人刘润泽是坝区第一个搬迁户。他小时候在青山港居住,1958年丹江大坝开工建设,那时他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积极报名参加大坝工程建设。一直到1973年大坝建成,他始终没有离开工地。退休后,他和老伴在坝下盖了几间房子,靠捕鱼补贴家中开支。这次大坝加高工程施工通道要经过老人的房屋。老人深情地说:“过去建丹江大坝,我是个小伙子,出了一份力,可以说我是亲眼看到大坝建起来的。如今大坝加高向北京调水,我老了,出不了什么力了,但我要第一个带头搬迁,给其他人带好头,绝不耽误向北京送水!”当丹江口市领导为他戴上红花,工作人员送上搬迁补偿金时,他双手抱拳说:“把水送到北京,支持国家建设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是说‘大河无水小河干’嘛,国家建设是大事,没大家,哪有我们的小家呢?”多么朴实的话语啊,却饱含着一颗真诚的心,一颗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真诚的心!
        多么宽厚、纯朴的移民情怀。曾元庆、刘润泽只是这千千万万移民的代表和缩影!
        丹江口、天门,一衣带水。2010年,16200多名丹江口库区移民落户天门,开始重建家园、立业创业的新生活。
        移民搬迁新地后,人生地不熟,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缺乏必要的沟通,语言障碍,工作难找,生活困难……真是“外事家事农事事事新,立业开业创业业业难” !然而,移民安置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同心,情系移民:通过帮扶,使移民安居乐业,通过培训,真情架起连心桥,让移民真正有“回家、当家”的感觉;安稳致富,亮点纷呈:移民都有一个创业的梦想,他们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实现创业之梦一步一个脚印,用二年、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就走上了“健康致富,科技创业”之路,把创业之梦,变成实现。
        白茅湖代湾大队移民,在党支部书记代丙华的带领下,2011年8月~9月通过农技培训,初步掌握了与当地相适应的农业种植技术。代丙华等7户购买了1500斤棉壳种植平菇,在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试种成功,长势良好。2012年1月17日,省委书记李鸿忠等省、市领导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他们的菇房,为他们找到了致富门路由衷高兴。2012年5月底,全省移民工作现场会的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移民。2012年2月,该大队在白茅湖农场的帮扶下,新建了25个现代化钢构大棚,总占地面积18亩,一个大棚投入3000元,一季可产黄瓜3000多公斤,产值7000多元,一年2季,25个大棚年均产值30多万元,可为种植户创收20多万元。2012年8月,代丙华又带头购买棉壳1万公斤,在大棚里种植平菇,国庆节就上市销售,创收2万多元。代丙华不仅是位大队干部,而且成了一个科技示范户,2012年他还向该大队移民李志兵传授平菇栽培技术。在短短的一年里,代湾大队就走上了“设施农业铺就致富的新路”。
        多宝镇白龙泉新村,在多宝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两个移民在“家门口”创新业:多宝镇白龙泉新村鑫宇工贸有限公司,由白龙泉新村移民汤仁勇带头创办,以服装加工为主,总投资360万元,拥有机车80台,吸纳就业人员60多人,还吸引了周边不少村民们前来就业。在白龙泉新村,移民周义2010年一家4口人从丹江口移居多宝,他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了生猪养殖场。2012年初建造猪舍7栋,计划存栏母猪300头,通过自繁自育的模式,达到年出栏7000头的目标。
        汤仁勇、周义认为,移民创业,没有选择,也不容选择,他们“点燃创业激情,开创美好未来”,是敢于把梦想变成现实最可爱的人。
        拖市镇着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加快郧西新村移民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全村已有142个农户成为鸿远马铃薯合作社社员,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达到800亩,每亩产量达到2000多公斤,亩平纯收入1000多元。不仅如此,在马铃薯种植的带动下,全村10余户移民发展了新的产业——依托丰富的马铃薯植株、秸杆资源,移民刘光华养起了肉牛、魏太弟发展起生猪养殖……真是“移民致富不是梦,葱茏沃野奏欢歌”。
        移民创业,方兴未艾。多宝镇土台新村张志均办起了万头养猪场,二道河新村叶发明办起了“百头”养牛场,蒋湖农场移民安置点办起了特色獭兔养殖基地,蒋湖移民朱海榜办起了牛蛙养殖基地……
        代丙华、汤仁勇、周义、张志均、叶发明等是千万移民中创业的典型。创业之梦,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步步让梦想走向现实。
        “舍小家、顾大家,自强不息、安居创业”的“移民精神”,已经谱写了一部移民搬迁的史诗,必将树起移民创业的丰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