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履行第一责任抓好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天职的理念,狠抓党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巩固“三三制”成果,增强“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锻造“四讲四有”的党员队伍。
二是扭住第一要务抓好经济建设。围绕打造“天西中心镇”的目标,着力提升经济总量、城镇体量、产业容量和收入增量,努力打造以一核(渔薪主镇区)、两带(荷沙沿线经济带、佛蒋沿线经济带)、三大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人文优势)、四大产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光伏新能源)、五大分区(工业集中区、核心商贸区、居住集聚区、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为支撑的经济发展平台。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力争每年引进工业企业3个以上。着力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支持天门泵业重振雄风。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特色,重点发展果蔬、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努力探索结构优、特色亮、龙头强、效益好的农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农贸、粮油、建材、小商品、商城五大传统市场优势,培育市场主体,丰富商业业态,构建天西物流中心。
三是坚持第一标准抓好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东建、西进、南改、北扩”四大战略,着力形成以人民大道、沿河大道、北环路、武圣一路、武圣二路、武圣三路和佛蒋公路为骨架的“四横三纵”道路体系,着力形成以渔薪主镇区和灰市、杨场、郑滩三个中心集镇为主体的“一主三中心”城镇化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镇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
四是投入第一力度抓好民生建设。优化社会公共事务服务,加强社会治安动态管理,建设“平安渔薪”。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城乡水、电、路、气、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深入开展“美丽渔薪”和“智慧乡村”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村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定向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实现2017年“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