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组工要闻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组工要闻
        中科院“百人计划”启示录
        发布时间:2015/6/9 点击数:

        近日,中国科学院的一条消息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实施了20年的“百人计划”迎来重大“升级”,新版的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将在支持对象、资助力度等方面全面拓展和提升。

        作为我国启动最早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工程,中科院“百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2300多名,其中不少成为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这项计划,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人才工程的实验场。

        如今,各类人才工程正在国内遍地开花,一些工程的支持力度甚至超过“百人计划”。然而,如何能像“百人计划”一样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科院,走近“百人计划”,共同探究一项成功的人才工程是怎么“炼”成的。

        启示之一:久久为功,一幅人才蓝图绘到底

        一项人才工程要想取得成效,往往需要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然而,主政者总有任期,如果新官不理旧账,那么,再好的人才工程,也只能半途而废。在这方面,中科院“百人计划”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科院,研究员的平均年龄达55岁,“人才断层”现象凸显,“代际转移”迫在眉睫。

        时任院长周光召带领全院审时度势,于1994年及时启动了“百人计划”,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吸引百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热烈响应,前4批共吸引近800人申报,146人入选。

        1998年起,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时任院长路甬祥提出优化和调整“百人计划”的定位和管理。随着“国内百人”、“项目百人”等子项目的相继设立,“百人计划”逐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科研活动人才需求、引才引智相结合的人才计划体系。

        2011年以来,在院长白春礼的领导下,“百人计划”在政策和机制上继续进行改革和完善:取消对入选者族裔和国籍的限制,取消“国内百人”的地域限制,将择优支持评审工作交由研究所……

        经过20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百人计划”不仅让中科院顺利实现了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更是为整个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成为响当当的人才工作品牌。

        启示之二:优先保证,再困难人才经费不能少

        人才工程提出的支持再给力,如果不能兑现也只是一纸空谈。在这方面,中科院说到做到,克服再大的困难,也要把答应人才的支持政策及时兑现。

        1994年到1997年,是“百人计划”的起步探索阶段。中科院在当时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硬是从事业费中挤出专款,给予每位入选者100万元至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这在当时算得上天文数字!”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朱日祥当时获得了200万元经费。利用这笔经费,他创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顺利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如今,他已经成为着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并当选中科院院士。

        在中科院的积极争取下,1998年起,财政部开始对“百人计划”进行专项经费支持,每年2亿元,用以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从此,“百人计划”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目标也从“百人”变成了“千人”量级。

        2002年入选“百人计划”的颜永红,借助“百人计划”的200万元资助起步,事业逐步发展壮大。如今,由他领衔的语音实验室,研发人员已从6人增长到130多人,各类科研经费达1.4亿元,实现了大跨跃。“永远难忘‘百人计划’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第一桶金’的支持。”他说。

        而刚刚公布的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更是将“第一桶金”大大扩容,把最高级别的资助提升至800万元。“希望以此加强对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奠定基础。”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说。

        启示之三:宽松环境,创新管理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林鸿宣2001年初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上海生科院专攻水稻遗传学研究。工作的前四年里,他的研究小组一直默默无闻,没发表过什么成果。

        “如果换成别的单位,领导可能早就急了。”林鸿宣说,“好在中科院对我们充分信任,‘百人计划’也没有放弃对我们的支持。”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林鸿宣的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样的故事在中科院还有很多。20年来,中科院坚持从科研工作规律出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为人才提供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百人计划’给了我相对自主的经费使用权和人事权,让我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设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所长蓝柯说。

        “‘百人计划’鼓励自由探索,而不是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在管理上的条条框框较少,往往能够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中科院院士、量子研究中心主任潘建伟说。

        “‘百人计划’没有像其他人才项目那样要求各种各样的报告,免除了众多琐事的烦恼,让我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开展研究。”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徐宁说。

        事实也证明,这种不急功近利的支持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功”与“利”。在2005年至2013年两院院士评选出的92项年度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百人”有13项成果入选,占全国的14.1%。2008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发表的国际高水平论文前1%中,“百人”论文数占41%。

        启示之四:用人不疑,让人才在重要岗位施展身手

        人才以用为本。一些地方把人才引进回来、培养起来,但因为种种原因不信任、不敢充分放手使用,让人才像花瓶一样束之高阁,这就失去了人才工程应有的意义,对人才工程投入的人力财力以及人才资源本身都是极大的浪费。而中科院“百人计划”则始终坚持用好人才,努力为人才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说起“百人计划”带给他的变化,至今还有些激动——1996年底留学回国,1997年入选“百人计划”,同年就被任命为昆明植物所的副所长,分管科研工作。“十几年来,我和所里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就,而‘百人计划’就是我们学术成就的支点。”他说。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尽其用,中科院在“百人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院所两级的积极性,赋予研究所更大的用人自主权,让很多“百人计划”入选者及时走上了科技管理的重要岗位。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为例,目前已有26位“百人计划”入选者担任院所领导,15位担任国家或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主任,承担起国家及地方的重大科研任务。

        在中科院的放手使用下,“百人计划”入选者迅速成长起来。据统计,该计划20年来引进的2000多名国内外优秀人才中,已有28人成长为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56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百余人成为“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新世纪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启示之五:宁缺毋滥,打造标准最严的金字招牌

        提起自己三次“申百”的故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陈广超教授至今记忆犹新。从1999年到2012年,他先后三次申请“百人计划”,终于在最后一次如愿以偿。“每一次失败,都更让我感受到‘百人计划’的分量,更让我感受到入选‘百人计划’的光荣。”他说。

        正像陈广超所说的那样,“百人计划”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明确引进人才的遴选标准和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建立严格规范的专家评审机制和公示制度,让“百人计划”日益成为海内外人才心目中极具公信力的金字招牌。

        “‘百人计划’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它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完全透明,在网上将入选者的所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吴爱国说,“能入选‘百人计划’是一种认可,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此外,对于入选时接受较低层次资助的青年人才,“百人计划”还有一个择优支持的机制。最新公布的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就明确,对青年俊才,由科学院先期支持2年,支持科研费80万元,2年后再进行综合评估,择优60%予以重点支持,支持每人2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和60万元基建经费。换句话说,就是有40%的青年俊才将无法进入择优支持的范围,这样的淘汰机制,不仅体现了“百人计划”的高标准,更有利于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20年探索开拓,“百人计划”已经从一粒种籽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今,无论是国际科学的前沿领域,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到处都能看到“百人计划”入选者活跃的身影。

        20年,新起点。伴随着率先行动“百人计划”的华丽起跑,我们也期待着更多优秀的人才工程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涌现。(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赵振宇)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