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积极探索组织部门人才工作牵头抓总途径
发布时间:2011/4/13
点击数:
近年来,湖南省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推进了湖南人才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湖南省共有“两院”院士5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2人,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已居中部地区前列。人才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982项,专利授权1.74万件,取得了超级杂交水稻、银河Ⅲ型计算机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
湖南省各级组织部门从牵头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发展重大政策、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人才重大项目、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营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把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
牵头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并努力做好将人才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同时,积极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的中期与期终评估,及时调整人才规划的内容,使人才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
牵头制定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组织各方面力量,牵头抓好重大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实,加强对制定人才政策法规的统筹和指导,使各类人才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解决了一些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系统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自2006年以来,大胆地进行了人才选拔、交流、考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倡导“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新导向,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贯彻“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用人新理念,建立了从基层选拔干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基层党政干部培养链,极大地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创新交流机制,制定了“内升外遣”、“高职低挂”、“能者上行”等人才交流政策等等。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做到了“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
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湖南省组织部门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历史机遇,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2008年,在全国率先颁布《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建立了政府重大项目专家论证制度,成立了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直接掌握和联系如袁隆平、黄伯云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绿色通道,提高人才工作服务专家的效率。
组织实施人才重大项目。不断创新人才工作载体,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人才重大工程和计划。2004年,推出了“芙蓉学者”计划、“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五个一批”人才建设培养工程和“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工程”;2005年,推出了“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推出了“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和“湖南省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2009年,又推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在去年发布的《湖南省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提出了十大人才项目,进一步凸显了重大人才项目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湖南省组织部门立足于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整体功能,将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协调重大人才决策和人才工作部署的落实。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牵头组织力量,协同攻关,重点突破。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的热情,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以建立务实高效的协调落实机制为核心,初步建立健全了统分结合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合力基本形成。
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为人才工作造势,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是湖南省组织部门体现牵头抓总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大力宣传了以三湘院士为代表的湖南人才典型,拍摄院士和技能大师风采系列专题《探索奥秘的人》和《技能湘军》,在湖南卫视等媒体播出。出版了《三湘院士风采录》、《湖南省优秀专家传略》、《湖南省优秀企业管理专家传略》,宣传高层次人才。开展了“富民强省——科技特派员在行动”集中报道,宣传在农村基层服务创业的优秀科技人才。围绕重大人才政策措施,组织省内各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专栏、专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声势,营造了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湖南省各级组织部门从牵头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发展重大政策、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人才重大项目、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营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把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
牵头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并努力做好将人才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订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同时,积极做好人才发展规划的中期与期终评估,及时调整人才规划的内容,使人才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
牵头制定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组织各方面力量,牵头抓好重大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实,加强对制定人才政策法规的统筹和指导,使各类人才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解决了一些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系统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自2006年以来,大胆地进行了人才选拔、交流、考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倡导“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新导向,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贯彻“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用人新理念,建立了从基层选拔干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基层党政干部培养链,极大地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创新交流机制,制定了“内升外遣”、“高职低挂”、“能者上行”等人才交流政策等等。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做到了“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激励”。
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湖南省组织部门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历史机遇,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2008年,在全国率先颁布《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建立了政府重大项目专家论证制度,成立了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直接掌握和联系如袁隆平、黄伯云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绿色通道,提高人才工作服务专家的效率。
组织实施人才重大项目。不断创新人才工作载体,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人才重大工程和计划。2004年,推出了“芙蓉学者”计划、“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五个一批”人才建设培养工程和“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工程”;2005年,推出了“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推出了“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和“湖南省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2009年,又推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在去年发布的《湖南省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提出了十大人才项目,进一步凸显了重大人才项目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湖南省组织部门立足于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整体功能,将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协调重大人才决策和人才工作部署的落实。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牵头组织力量,协同攻关,重点突破。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的热情,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以建立务实高效的协调落实机制为核心,初步建立健全了统分结合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合力基本形成。
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为人才工作造势,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是湖南省组织部门体现牵头抓总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大力宣传了以三湘院士为代表的湖南人才典型,拍摄院士和技能大师风采系列专题《探索奥秘的人》和《技能湘军》,在湖南卫视等媒体播出。出版了《三湘院士风采录》、《湖南省优秀专家传略》、《湖南省优秀企业管理专家传略》,宣传高层次人才。开展了“富民强省——科技特派员在行动”集中报道,宣传在农村基层服务创业的优秀科技人才。围绕重大人才政策措施,组织省内各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专栏、专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声势,营造了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