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干部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操公家的心比自家的心多,有他这样的村干部,是镇干部之福,更是百姓之福。
村民说,有困难,找他准没错,没有架子,随叫随到,他和我们“贴得拢”。
他,就是多宝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潘阳贵。
“带领群众致富的步子,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麦苗青、菜花黄,乡村4月,春色宜人。
双桥村6组别有一番风光。远远望去,大小一致的蔬菜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走进棚内,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6组村民杨金官说,搞大棚蔬菜,得亏了潘书记。
1985年3月,已经在双桥村当了10年村干部的潘阳贵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他30岁。也就是在这一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取消了粮棉统购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闹翻番”成为当时农村工作的热词。上任伊始,他感到压力很大。从不抽烟的他,蹲在田头抽了整整半包“大公鸡”。
“当上支书,这不算本事;把工作干好,带乡亲们致富,才能体现你的能力。”父亲的话,不时在他耳边回响。生性不服输的潘阳贵暗下决心,一定要给村民们找条致富的好路子。
在“四个轮子一起转,重点抓村办”的年月,村里先后办起了织带厂、榨油厂,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工厂没能坚持办下来。潘阳贵一度感到迷茫,村民致富的路在何方?
几经思考,他觉得还是要立足实际,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做文章。一个以种植粮棉油为主的传统农业村,要改变群众的种植习惯不是一件容易事,可不能因为难改就永远不改呀!
他多次到竟陵、杨林及周边县市考察,访菜农、学技术、算成本、问市场,决定动员村民种蔬菜。
1996年春,潘阳贵动员村民在旱地种辣椒,在低洼地种浅层藕。旱地种辣椒,大家还能勉强接受;稻田改种莲藕,很多人想不通。4组60多岁的刘老汉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种了一辈子田,只看到大米饭能饱肚子,没听说吃藕能过日子。反正我不种,看你们以后吃饭还是吃藕。”一句话,让打算种藕的村民打了退堂鼓。
调整的步子受阻,潘阳贵只好从吸收新思想、新观念较快的中青年人着手,上门做工作,并承诺提供销售、技术保证,好不容易才落实了种植面积。这年,4组刘贤龙种1亩浅层藕收入约5000元,比种常规作物足足多出4000元。刘老汉服气了。
这一年,双桥村种了30亩辣椒,尽管面积不大,但收成很好,种辣椒的农户也尝到了甜头。
1997年,全村“菜—椒—棉”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了1300多亩。
辣椒丰收在望,潘阳贵却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按亩产辣椒5000斤计算,1300亩就是600多万斤,往哪里销?
“出去闯市场,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潘阳贵找来村组干部进行动员、策划方案。“没有经验,硬着头皮也要闯,一时联系不好的,要尽可能多地把联系方式带回来”。一名村干部带一名组长,每天10元生活补助、不超过15元的住宿费,兵分七路,分别到上海、湖南、四川、河北跑市场。
这是双桥村商品生产一次“惊险的跳跃”。他们出发了、起跳了。潘阳贵有些担心、有些忐忑,心中生出一种将士出征的激动与豪迈。
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换来了老百姓的笑容。七支“小分队”与100多个蔬菜经销商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蔬菜销售网络。当年的辣椒没有烂掉一斤,每斤均价0.23元,每亩辣椒收益1100多元。群众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市场意识。
在种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后,潘阳贵又动起了脑筋。“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1998年,潘阳贵开始推广大棚蔬菜。为掌握种植技术,他带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岳口、仙桃、山东寿光、安徽和县等地参观学习,并高薪从安徽和县请来有种植经验的农民专家驻村传授技术。以6组为主的大棚蔬菜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了。目前,全村大棚发展到100多个,并从竹架大棚发展到钢管骨架大棚,从一年一季发展到多季,从单一的辣椒发展到黄瓜、西红柿、土豆、白菜、甜玉米等多个品种。
“以前种油菜棉花,一亩田不过挣个千把块钱,现在建大棚种蔬菜,一亩田能挣四、五万呢!”靠着3个大棚,杨金官建起了楼房,开上了小车。
2010年,潘阳贵又开始琢磨起发展肉牛养殖。在村委会的扶持下,肉牛养殖户姚泽山成立了荣昌肉牛养殖公司,带动“165”养殖模式20多家,1家养殖6头母牛、一年产5头小牛,由荣昌公司统一收购后育肥出售。
2011年,公司出栏肉牛1000头,当年纯利近300万元,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这一年,双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8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这些年,潘书记带领我们搞大棚、种浅层藕、发展养殖业,还鼓励村民外出打工赚钱。他和村干部确实操了心、费了力。”村民们说,“潘书记看准了的东西,跟着干,不会错。”
潘阳贵呢?他又开始琢磨浅层藕和辣椒双季种植的问题。他说:“带领群众致富的步子,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上对党赤胆忠心,下为民一片赤诚”
一顶旧草帽,一双解放鞋,是潘阳贵的标志性装扮。在村民的印象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在村子里转。田间地头、沟渠泵站、建设工地……村里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他无不了然于心。
“他这个人,时时刻刻都在操心、想事。”和他搭档工作16年的村主任徐伦姣说。
双桥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其中有7个组不靠公路。没有公路的苦,不少村民记忆犹新:“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遇到下雨天,板车都拉不动。蔬菜堆在田里,运输的车开不进来,急得人跳脚。”
修路,一直是双桥村的“重点工程”。
从石子路、到油渣路、到水泥路,十多年来,双桥村道路几经变迁。为这,潘阳贵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
建通村路,他没有向群众收一分钱。为争取建设资金,他跑天门、下武汉,有时一个星期要跑好几次。到2013年,村里6条共计7.4公里的通村公路全部建成了3.5米宽的水泥路面;7.38公里通组路,已有1.5公里建成了3米宽的水泥路,其余5.88公里全部铺成泥结石路面。
村会计徐方伟说:“公家的钱,他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用。”水泥、石子、黄沙、钢材……需要的所有建筑材料,他都事先摸清楚价格,拿出工程预算,一公里通村水泥路,经过他精打细算,能省下5万元左右的开支。
“双桥村的工程,赚不到多少钱。”这是周边一些施工队的共识。但不少施工队还是愿意接双桥村的工程,“潘书记这人正直,没有私心,和他打交道,我们放心。”兴达建筑有限公司的刘泽圣说。
“每次修路,他都一直守在工地上,早晨比工人来得早,晚上最后一个回家,帮着拖石子、倒水泥,监督工程质量。”刘泽圣说,“这样的干部,我服,我即使只拿到一点基本工资,还是愿意干!”
让人信服的事,还有很多。
“每次下大雨,别人往家里跑,潘书记却是往外面跑。”徐伦姣说,只要潘书记往田头一站,哪个田块有渍水,渍水有多深,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2011年6月的一天下暴雨,田里渍水,排水的沟渠又被秸秆堵了。潘书记二话没说,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污水里,用手把垃圾往上捧。那次我们有十几个人参加。那几天清了3000多米沟渠。”
“一次为了看沟渠有没有堵塞,潘书记在石子路上绊了一跤,磕破了额头。”
“每个工程项目,他都从头盯到尾,就是自己家里搞装修,也不可能比他过细……”
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潘阳贵有做不完的事。他常说:“当干部就是要操心想事,带头干事。只有不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事。”
这些年,村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硬化灌溉渠5000米、田间路5000多米,建大型泵站2座、节制闸4座,做到了存水能排,有旱能灌;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村卫生室,家家户户喝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
大众小学是中原村、四房村、双桥村共建的一所学校。这两年,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潘阳贵跑细了两条腿,从教育、财政等部门争取到资金220万元,建设学校幼儿园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
幼儿园教学楼的天花板,原本打算用蓝色,后来改用了粉红色。“这是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后修改的。”潘阳贵每天早晚都要到学校看看,铺什么地板砖、设计方案哪里需要作改进,都要问问家长和老师们的意见,然后与建设方沟通。他说:“办一件事,就要办好。”
对他,5组老党员潘言孝有四句评语:呕心沥血谋发展,一心一意建双桥,脚踏实地带头干,鞠躬尽瘁为人民。
潘阳贵摆摆手,他说:“上对党赤胆忠心,下为民一片赤诚,这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做到的。”
“当干部,至少要比群众快半步”
村头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了。
“听,潘书记又要讲农技知识了。”1组村民邵良标端着饭碗,认真倾听。
“我从17岁回乡种田开始,每个星期都听潘书记的广播。一晃都有27年了。”邵良标说,“是潘书记的广播教会了我怎样种田。”
不止是邵良标,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谁没听过潘阳贵的广播?
雷锋村村民廖同银说:“这人肯操心,肯为群众办事,是个好书记,我们老听他的广播。”
双桥村村民姚士荣翘起了大拇指:“潘书记就是不当书记,也是一个好农技员。”
“他的广播,大家都爱听,也听得懂。”多宝镇副镇长杨忠德说,比如有的专家讲,“500cc水,兑1cc农药”,农民听不懂,但潘阳贵不这样讲,他会告诉你,一桶水,兑多少瓶盖农药,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生长在农村,潘阳贵对农业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1976年,他就钻研杂交水稻制种,一亩田能产110多斤水稻种子,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难得有空闲时间,潘阳贵都用来读书看报,了解时事政策,学习农技知识。他的书柜里,绝大部分是农技方面的书籍。从年轻时到现在,听说哪里有农技讲座,再远他都赶去听。学习笔记记了三四十本,装了半个书柜。
“潘书记种田可是一把好手,小麦棉花得了什么病,拿个叶片、枝条给他,他一眼就能看出来。”6组村民杨长贵说,“他这人又没有架子,庄稼生虫或发病,只要你找他,随叫随到,热心得很。”
“当干部,至少要比群众快半步。”潘阳贵说,快半步并不难,只要多看、多学、多思考。
每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他都带头试种,从河南红薯、到大悟双季花生、到北京白杨树苗……成功了再推广给村民。
种田、种菜,光有理论知识可不行,还必须有实践经验。他经常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天门的小板、岳口,邻近的仙桃、沙洋,甚至湖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孜孜求学的脚印。
爱操心、爱琢磨的潘阳贵自学成材,成为了建筑方面的“土专家”。一项工程,多大面积、需要多少材料,他眼睛一瞟,就能算个八九不离十。
2010年,双桥村实施农开项目。35座生产桥,他都参与设计。每座涵闸,他要求闸板做到“滴水不漏”,工人瞪大眼睛:“这怎么做得到?”他“噗通”跳进水里,拿起铲子亲自抹水泥砂浆示范。工人们偷偷咂舌:“这样的村支书,少见!”
“为群众办事,不怕丢丑;为自己办事,张不开口”
双桥村新建的文化广场,姹紫嫣红,花木葱茏。
“为了广场的这些苗木,我们吃了不少苦。”徐伦姣说起2011年的一桩事。
那天清晨,潘阳贵、徐伦姣等4名村干部,搭乘本村一位做苗木生意的老板的车,到武汉、长沙选购广场绿化苗木。早上6点在天门城区吃了一碗面后赶到武汉,随后又赶往长沙。
“赶着办事,第二顿饭晚上8点才吃上,饿得前胸贴后背。”为了省钱,他们在当地一个老板家里借住一宿,第二天选好苗木,连夜往家赶。4个人,出差两天,仅报销了79元钱。
给公家办事,潘阳贵确实“抠门”。每次出差,他住的是便宜的小旅馆,吃饭以“吃饱肚子”为标准,常常是一碗面条、几个馒头就解决一顿饭。
“超标的开支,在我们村可不能报销。”潘言孝是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每月一次民主理财日,村里的开支票据要向他和其他成员逐张“唱票”。理财小组由4名村民代表组成,4人分持“民”、“主”、“理”、“财”4个印章,所有开支须经4人同意合并盖章后,才能入账报销。
开支上“小气”,有时他也很“大气”。垫钱办事是村里常有的事,每次村里有要垫付的钱款,都是潘阳贵和村干部们自掏腰包,你一万、我两万地往外拿。到现在,他还有3万多元垫付款未结清。
担任村干部40年、村支书近30年,潘阳贵从没有因个人的事向组织上提要求。
2013年,村里计划修建2.7公里通村公路。潘阳贵的舅兄找到他,希望承包工程。
潘阳贵一口回绝:“你就是一分钱不赚,这件事也说不清。”
“潘书记这人,钱泼不进。”熟悉他的承包商知道,想承包双桥村的工程,一不要送礼,二不要吃请。
前些年,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可以转为国家干部。有相熟的村支书建议他找找关系,把这事办了。他摆摆手:“要求是高中毕业,我只读了初中,不够格啊。”
2008年7月,9组杨生平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门中学,夫妻俩又喜又忧:两人都长期患病,家里实在供不起孩子读书。潘阳贵帮着他们找民政部门、找慈善总会,争取到助学款。三年后,捧着儿子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杨生平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这一辈子都念潘书记的情。
为了村里的事、群众的事,潘阳贵不介意到一个个部门,找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说好话、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为群众办事,我不怕丢丑”;轮到自己的事,他说,“我张不开这个口”。
群众服的,就是他的公道、正派。“只吃亏、不讨好,就能行得正、走得稳”。这是潘阳贵坚守的信条。
2006年大年三十,潘阳贵一家刚刚放了鞭炮,准备吃年夜饭时,一位村民找他办事。他放下筷子匆匆赶去,半个多小时后才回来。儿子潘峰问他:“您一年忙到头,过年都不得安生,支部书记的待遇应该不错吧?”
“还不错,三千多近四千吧。”
“一个月?”
“是一年的工资。”
儿子惊诧了:“还没有我一个月的工资多,您居然干了几十年!”
“没有点奉献精神,怎么能当好农村干部?”回忆往事,潘阳贵微微一笑。现在,他一年的工资已经涨到9000多元,政府给他买了养老保险,组织上给了他很多荣誉,他先后当选湖北省第七次、第十次党代表,市六届、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心里装着老百姓,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