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工作的地方,是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前叫市精神病医院。
“爱心让我忘记了恐惧”
1998年,20岁的肖信波从天门卫校毕业,分配到市精神病医院工作。
“接到通知的一刹那,我吓呆了。”肖信波说,当时在她心目中,精神病人就是可怕的代名词,她不想整天和“疯子”打交道,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在“精神病”医院工作。
她哭过、闹过,最后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医院。
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惊:病人们有的极度兴奋、躁动不安;有的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有的对外界极度恐惧,时刻处于防备状态;有的非常淡漠,对外界不闻不问……
肖信波心中一阵酸楚:他们是一群容易被人遗忘而又多么需要关爱的病人啊。她勇敢地走到他们面前,开始喂他们吃药,陪他们说话,时刻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
“爱心让我忘记了恐惧。”肖信波留了下来,一干就是15年。
“在这里当护士,要比在普通医院更细心。”肖信波说,办理住院手续后,为防止病人自残或者伤人,护士们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刀剪、绳索、玻璃、铁制品、打火机等都不能带入病房。
还要给病人洗澡。“刚开始给男病人洗澡,感觉十分尴尬,现在早就习惯了。”除了洗澡,肖信波还要给病人剪指甲、剪头发、刮胡子,包揽病人住院期间的吃喝拉撒。
在这里,让病人按时服药可是一项“技术活”。有些病人不肯好好吃药,甚至会花样百出地藏药。
“有的精神病患者把药夹在手指缝里;有的看着像是吃了药,其实把药藏在舌头底下,等你一转身,就把药吐掉了。”为了帮助病人积极服药治疗,护士们发药都是两人一组,盯着病人把药吃掉。
爱心、细心、专心,肖信波坚守着肩上的责任,一刻也不放松。湖北省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个人全能金奖、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危险的工作也要有人做”
精神病院的护士照顾的是一些无法控制理智的病人,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每个护士身上都有伤。”肖信波说,在这里,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
肖信波结婚前十多天,一名病人不肯吃药,她正在劝解,病人突然伸出手,狠狠向她抓来,她的脸上出现了三道血印。
一次查房,她看到一名病人在窗边发呆,走过去询问了几句,病人一言不发。她预感情况不对,想喊医生来看看。刚一转身,头发已经被那名病人死死抓住,抓着她的头发往卫生间里拖。幸好值班医生听到了她的呼救,赶来把病人制服。她头上火辣辣地疼,才发现头发被扯掉了一大绺。
一名病人要小便,她给他端着尿盆。谁知他突然重重一挥手,尿盆打翻了,尿水淋了她一身……
她背地里也哭过,生理压力、心理压力都很大。可当朋友劝她:信波,你还是想办法换个单位吧,这里多危险、多烦人啊。她却说:这里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啊。
身上还带着伤,她照常去查房,照常到每一位病人床前询问、叮咛,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她知道,病人不是故意的。有些病人痊愈出院时,会专门来跟她说声“对不起”,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这些委屈和伤害并不是最让她担心的,她最担心的是病人自残。
一名因高考失利患上抑郁症的年轻女孩,第二天就要出院了。晚上查房时,肖信波却发现她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也有点紧张。难道是因为马上要出院,兴奋得睡不着?没等肖信波走到身边,她闭上了眼睛,侧身好像睡着了。肖信波继续查房,可总放心不下,又跑到她的床前查看。
“床上是空的!”肖信波脑子里“轰”的一声,第一反应就是到厕所去看看,正看到女孩用内衣在窗口上打了个结,头在往里钻。她立马冲上去,一边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抱起来,一边大声呼喊。医生闻声赶来,和她一起把女孩抱了下来。女孩落地的一瞬间,肖信波觉得,自己全身都瘫了。
女孩眼泪汪汪:“我明天就要出院了,大家都知道我是个精神病,他们会怎么看我?只有一死了之。”肖信波为她擦去泪水不断劝导……
女孩出院后,肖信波又把电话号码给了她,让她能常常向自己倾诉。一年后,女孩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找到肖信波,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吃再多的苦都值了!”回忆那一刻,肖信波幸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