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群众有多近 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发布时间:2016/5/3
点击数:
2013年起,鄂州每年从市直机关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全脱产到村任“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基层办实事。”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要求。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在鄂州市日前举行的选派“第一书记”第二批总结暨第三批部署会上,“第一书记”们深有感触地说。
贫困村一年增收30多万元
4月的段店镇中湾村,丹参和油药两用牡丹吐出的绿叶,格外养眼。78岁的李发国说,是“第一书记”白晓芬,让这片贫瘠土地生机勃勃。
白晓芬是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干部,2015年2月到中湾村担任“第一书记”。该村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人均收入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1.13万元。
经过1个多月调研,白晓芬起草了中湾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书,计划3年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白晓芬瞄准生态农业,划定110亩水田种植有机莲藕,200多亩土地建起丹参、牡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流转土地难,她成天到村民家讲政策、说好处;买不到好种苗,她上网查阅资料,联系供应商;缺乏有机肥,她担保赊账,负责押货到村。2015年5月,莲藕基地发现蚜虫、蛾虫,她垫钱在武汉买到生物农药。6月,有机莲藕喜获丰收,总产达到20多万斤。“有机莲藕每斤比一般莲藕高出1.5元,仅这一项就增收30多万元。”
她跑相关部门,争取到整村推进3年扶贫项目,总概算252.4万元,已落实项目资金240万元——打通最后一条组级公路,实现了村通公交、塆通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86盏,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安全问题;解决斧塘湖排涝抗旱泵站进、出水港硬化问题;投资43万元,打造美丽乡村4组汪博士湾。
担任“第一书记”一年,白晓芬家的小车从7000公里跑到了2.9万多公里,花费五六万元,没让村里报一分。村里干部群众笑称,“白书记”成了“白干书记”。
让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这句话,是鄂城区汀祖镇华伍村“第一书记”程友林的写照。
华伍村曾是后进村,村民赌博的多、抖狠的多。群众埋怨党员干部不管事,党员干部说群众太多事。“改变紧张的干群关系,必须打造政治强、作风硬、功能强的党支部。”程友林表示,“要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他打出了组合拳: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为村党支部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立下了规矩;严明村“两委”议事规则和组织纪律,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部署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考核,为村干部和党员履职尽责划定了红线;规范改造村级组织阵地,整体提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渐渐地,党员干部形象树立起来了。
该村谢某吸毒劳教释放后,找不到工作,到处惹是生非。党员谢光顺担起帮扶义务,经常与他谈心,并为他联系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如今,谢某的生活有了可喜的变化,还收获了一份圆满的爱情。
华伍村的四峰山,由于缺乏资金,上山道路规划了20多年没开工。程友林采取“老板筹资、党员筹智、群众筹劳”的办法——20位老板捐款200万元,村里党员带头成立义务投劳队,带动100多名村民参加义务劳动。去年10月,四峰山与黄石矿山公园对接的公路全线贯通了。村民高兴地说:“一条山路盼了30年,‘第一书记’一朝圆了梦。”
打油诗传唱“爱心女书记”
“龙塘有个胡清琴,与民一片深感情。广场塘堰她来修,修路架灯忙不停……”
这首打油诗,讲的是梁子湖区东沟镇龙塘村“第一书记”胡清琴。
龙塘小学的烂路,10多年未修。胡清琴奔波一个多月,争取到市交通等部门的支持资金11万多元,修通了1.6公里公路。
村民想建一个文化广场。胡清琴一次次跑到市财政等部门反映情况,争取资金20多万元,建起1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
村民就医难,胡清琴从卫生计生部门争取到一台价值3万元的健康一体机,免费为村民体检。将龙塘村纳入市妇幼保健院“院村共建”单位,该村已有30多位妇女享受服务。
一连串的变化,胡清琴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爱心书记”,“她做事好认真,好实在。”(信息来源 湖北日报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夏鑫 陈道奎 方映忠)
“‘第一书记’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基层办实事。”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要求。
“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在鄂州市日前举行的选派“第一书记”第二批总结暨第三批部署会上,“第一书记”们深有感触地说。
贫困村一年增收30多万元
4月的段店镇中湾村,丹参和油药两用牡丹吐出的绿叶,格外养眼。78岁的李发国说,是“第一书记”白晓芬,让这片贫瘠土地生机勃勃。
白晓芬是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干部,2015年2月到中湾村担任“第一书记”。该村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人均收入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1.13万元。
经过1个多月调研,白晓芬起草了中湾村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书,计划3年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白晓芬瞄准生态农业,划定110亩水田种植有机莲藕,200多亩土地建起丹参、牡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流转土地难,她成天到村民家讲政策、说好处;买不到好种苗,她上网查阅资料,联系供应商;缺乏有机肥,她担保赊账,负责押货到村。2015年5月,莲藕基地发现蚜虫、蛾虫,她垫钱在武汉买到生物农药。6月,有机莲藕喜获丰收,总产达到20多万斤。“有机莲藕每斤比一般莲藕高出1.5元,仅这一项就增收30多万元。”
她跑相关部门,争取到整村推进3年扶贫项目,总概算252.4万元,已落实项目资金240万元——打通最后一条组级公路,实现了村通公交、塆通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86盏,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安全问题;解决斧塘湖排涝抗旱泵站进、出水港硬化问题;投资43万元,打造美丽乡村4组汪博士湾。
担任“第一书记”一年,白晓芬家的小车从7000公里跑到了2.9万多公里,花费五六万元,没让村里报一分。村里干部群众笑称,“白书记”成了“白干书记”。
让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这句话,是鄂城区汀祖镇华伍村“第一书记”程友林的写照。
华伍村曾是后进村,村民赌博的多、抖狠的多。群众埋怨党员干部不管事,党员干部说群众太多事。“改变紧张的干群关系,必须打造政治强、作风硬、功能强的党支部。”程友林表示,“要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
他打出了组合拳: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为村党支部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立下了规矩;严明村“两委”议事规则和组织纪律,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部署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考核,为村干部和党员履职尽责划定了红线;规范改造村级组织阵地,整体提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渐渐地,党员干部形象树立起来了。
该村谢某吸毒劳教释放后,找不到工作,到处惹是生非。党员谢光顺担起帮扶义务,经常与他谈心,并为他联系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如今,谢某的生活有了可喜的变化,还收获了一份圆满的爱情。
华伍村的四峰山,由于缺乏资金,上山道路规划了20多年没开工。程友林采取“老板筹资、党员筹智、群众筹劳”的办法——20位老板捐款200万元,村里党员带头成立义务投劳队,带动100多名村民参加义务劳动。去年10月,四峰山与黄石矿山公园对接的公路全线贯通了。村民高兴地说:“一条山路盼了30年,‘第一书记’一朝圆了梦。”
打油诗传唱“爱心女书记”
“龙塘有个胡清琴,与民一片深感情。广场塘堰她来修,修路架灯忙不停……”
这首打油诗,讲的是梁子湖区东沟镇龙塘村“第一书记”胡清琴。
龙塘小学的烂路,10多年未修。胡清琴奔波一个多月,争取到市交通等部门的支持资金11万多元,修通了1.6公里公路。
村民想建一个文化广场。胡清琴一次次跑到市财政等部门反映情况,争取资金20多万元,建起1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
村民就医难,胡清琴从卫生计生部门争取到一台价值3万元的健康一体机,免费为村民体检。将龙塘村纳入市妇幼保健院“院村共建”单位,该村已有30多位妇女享受服务。
一连串的变化,胡清琴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爱心书记”,“她做事好认真,好实在。”(信息来源 湖北日报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夏鑫 陈道奎 方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