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计划只是南阳市“强基工程”的内容之一。“强基工程”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引领”,即坚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建强“三支队伍”,即建强党员骨干服务队伍、驻村包联干部队伍、“一村四警”爱民队伍;建立“四项机制”,即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基层矛盾调解化解机制、基层群众服务网络机制、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以实现“六有”党组织的目标。
关于“强基工程”,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说:“‘强基工程’以服务型党组织为核心,以‘四项机制’为灵魂,以加大投入为基石,夯实了执政基础,密切了干群关系,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举措。”
拓展“四议两公开”办群众想办的事
经过十年磨砺,不断拓展深化的“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已成为南阳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金钥匙”。
“四议两公开”被延伸到村民小组:村民小组理事组提出实施意见、村“两委”审查同意、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或村民小组会议决议通过,“一提二审三通过”议事决策机制日渐成熟。
“四议两公开”被延伸到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事前问情、事中问计、事后问效、民主评议,“三问一评”的做法被广泛应用。
2014年4月,全省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现场会在南阳召开,与会领导对南阳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建强“一村四警”队伍村警成为群众贴心人
“村警,是我们的贴心人。”方城县老上访户夏金枝对于“一村四警”工作很是满意。
南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村四警”爱民实践活动,创新基层矛盾调解化解机制。在每个行政村派驻公、检、法、司四名干警分包联系,深入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形成“一村四警、四警一组、警力驻村全覆盖”的局面。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难事不出县。”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对“一村四警”感触很深。
五级便民服务机制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
“拿齐证件找村干部,只要合乎政策要求,剩下的在家等着就行了。”拿着村干部送来的准生证,潘春成一个劲儿地说村民小组服务点真是便民到家了。
村(居)民小组服务点是南阳市五级服务平台的第一级,在这之上还有市、县(区)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基层便民服务网络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爱心捐赠室,党务、村务、事务、商务纳入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涵盖教育培训、便民利民、医疗卫生、民事调解、维权代理、就业指导、帮扶救助等,已成为群众“开放式”的议事平台,“超市式”的服务平台,“集中式”的代办平台。
开展“三亮三评”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民主评议虽然不留一点情面,给我们很大压力。但确确实实拉近了干群关系。”经历过“没有面子”评议的果园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梁说。
目前,南阳市开展以保持作风建设常态化为目的的“三亮三评”活动。
“三亮”是指通过各种指示牌、胸卡以及官网、电视、报纸等形式向群众“亮个人身份”、“亮岗位职责”、“亮单位承诺”。
“三评”是指通过党员干部述职、民主测评、谈话谈心、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支部评议党委。而在市直单位“三评”则是:评议领导班子、评议机关科室、评议服务窗口。
“亮是前提,评是手段,‘三亮三评’就是要树牢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建立起依法行政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机制。”南阳市委组织部部长杨韫这样评价“三亮三评”活动。(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