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依托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将现实中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搬到网上,建成并运行集组织、联系、服务、宣传党员群众等功能于一体的“应城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
一、整合资源,一张网实现信息共享
始终抓住以信息化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牛鼻子”,申请固定域名(http://ycyj.hbncw.cn),建成“应城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网上服务中心”)平台,设置了八个功能模块,“一网打尽”党建资源。
1、整合组织资源。一是支部上网。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队伍、组织结构、组织方式以及行政组织等信息电子化,让所有党支部和党员在网上都能找到“家”。二是活动上网。将发展党员、党费缴纳、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教育培训、党建论坛等党内组织生活内容进行网上公开。三是服务上网。立足党建主题,体现“五务合一”,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利民服务信息和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全部上网。
2、整合阵地资源。整合共产党员网、荆楚旗帜网、IPTV远程教育平台、应城网、党群通手机平台等宣传教育、学习培训资源,及时为党员群众提供党政要闻和各级党建资讯以及党建业务、党史知识等信息。整合人才信息库、孝感农资网、应城就业信息网等官方数据,为党员群众提供村情党情、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各类公开信息的查询服务。整合各部门的党建阵地,将50个部门的党员网上活动阵地进行链接或者数据交换,打破网络壁垒。
3、整合人力资源。抓住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契机,借助省科技厅的科研力量,安排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组建网络研发队伍。从组织部、政务服务中心、应城网等单位挑选既熟悉网络操作,又熟悉党建业务的人员,组建网络平台管理员队伍。根据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相关要求,借助市新闻办的技术力量,成立安全维护队伍,负责信息管理和日常维护。
二、优化手段,一张网推进远程教育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网上服务中心”进行改版升级,创新网络运行模式和使用途径,不断拓展远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1、开发手机终端。应对智能手机日益流行和普及的趋势,积极研发并运行服务平台手机客户端,开辟了“指尖上的学习”新途径。现在“网上服务中心”既能通过互联网,又能通过3G智能手机登录访问,实现网上、掌上互联互通。依托信息服务平台和各类终端,真正做到了让党建工作和惠民信息进家入户、联接到人。
2、实施触屏点击。选取20多个区位好、基础强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安装触摸屏,同时简化操作流程,为党员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网上服务中心”作为触摸屏的主要界面,党员群众只需按照提示依次点击,就能得到信息咨询、政策查询、产品发布、文化娱乐等相关服务。
3、建设LED广场。通过与各乡镇积极衔接,在10个村(社区)和大型广场购置安装了LED大屏幕,探索户外站点模式,打造室外远教窗口,动态播放政策法规、动态信息、就业信息,扩大“网上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服务范围,有效延伸了远程教育服务的触角。
三、搭建平台,一张网提供便民服务
以服务党员群众为根本,“网上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便民利民优势,设置了“便民服务”的功能模块,为党员群众提供一个能办事、办成事的平台。
1、平台基本搭建。与深圳市某公司合作,研发一套比较符合市情和农村实际的网上便民服务软件系统,开放了3种入口,即机器自助终端、手机终端和网络终端,群众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办事模式。机器自助终端类似金融系统的柜员机,智能化程度高,实现全程办事自动化,具有全天候、自助式、傻瓜式的特点。特别是网络终端(电脑+扫描打印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农村和街道社区的代办服务,具有投入小、成本低、实用性强的特点。手机终端能突破时空限制,适合于有个性化需求的群众。
2、项目部分进驻。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行先试、逐步铺开的思路,将党建、民政、人社、老龄办、残联、卫计等6个市直部门的19个服务项目作为第一批实行网上受理、办理或者查询,并且在刘杨、新河2个社区进行试点。19个服务项目中,能够及时办结的项目6个,限时办结的项目9个,提供咨询的项目4个。
3、后台基本打通。按照窗口受理、乡镇预审、部门审核的基本程序,每个网上办事服务项目均分配三个口令,分级负责。通过口令登陆后台后,窗口受理人员负责材料的完整性认证,并将材料发送至乡镇预审,乡镇预审人员根据权限进行审核或者直接发送至部门审核,部门审核人员进行复核终审后将审核结果反馈至窗口或者当事人。目前负责后台工作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普遍接受了2次业务培训。
四、痕迹管理,一张网考核基层党建
通过“网上服务中心”平台,对党建工作涉及到的记录、图片、电子档案等资料统一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创新党建工作管理模式,实施网上检查、考核和验收。
1、工作过程留痕迹。事事有落实,处处留痕迹。通过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等模块或者栏目,基层党组织将工作计划、重要工作、重大活动的安排部署、进展情况、工作结果等以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形式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市、镇、村三级信息共享,全程同步纪实。通过视频会议系统,适时监控和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活动。工作过程记录的不可逆和时效性,杜绝了为留痕迹而做痕迹的现象和突击编资料应付检查的现象。
2、积分管理重激励。点击得多,积分就高。基层党组织或者党员点击“网上服务中心”,系统后台会自动生成点击记录,折算成相应的积分,形成积分档案。市级平台管理员通过后台的积分统计栏目可以便捷查询各基层党组织在平台的工作开展情况。积分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可以激励基层党组织更多地利用“网上服务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3、考核公开强监督。实现党建考核网络化。每个季度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以公示栏的形式增减其各项分数,年底集中汇总,让大家一目了然。基层党组织将工作的电子台账以网页的形式在“网上服务中心”进行公布,让各级党组织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基层党组织工作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评议进行网络投票,网上意见投诉,增强了民主评议的公开、透明和公正。(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 李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