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情况后,办公室负责人杨平波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我们节后基本没怎么流失员工,目前公司有460多人,完全能够满足用工需求了。”杨平波对记者说。
在很多企业面临“春季用工荒”难题时,益泰药业却为何丝毫不为此发愁?
制度让员工心里踏实
今年2月份,我省推进企业“新三板”挂牌2014年度种子企业名单出炉,益泰药业成功入围,将在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中获得省级重点支持,向上市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市,激励着益泰药业越发注重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杨平波介绍,在益泰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制度来保障的,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比如薪酬,公司专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员工每个月工资的发放必须按照制度来执行。公司设有监督部门,如果监督部门发现财务部门没有按制度执行,就会按规定对财务部门进行处罚。
去年,由于有些工程建设和设备改造陆续完工,公司不得不与几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辞退员工,不论对企业还是员工来说,都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
“我们严格按照现行的《劳动法》来执行,按员工签订用工合同的那天起开始算工龄,绝不少算一天员工工龄,也绝不少算员工一分赔偿金。”杨平波说。
最终,被辞退的员工满意而去。
“公司非常规范,什么工作都是按法律法规和制度在执行。在益泰上班,心里踏实。”员工黄俊说。
员工与益泰共成长
正月初七,益泰药业大门前,一阵喜庆的鞭炮声,宣布公司开始了新一年的征程。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自1999年底创立至今,益泰药业早已成为天门企业乃至湖北药业的一面旗帜。
一家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员工怎么会轻易离开?面对这样的企业,员工们都愿意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未来。在益泰药业,为员工素质提升搭建平台、为员工成才架桥铺路,始终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
“在满足了员工物质生活需要后,企业一定要努力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帮助员工不断成长,实现职业发展,让员工从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从事业发展中体会到荣誉感。”公司党委副书记陈钦权说。
这是益泰药业留住人才的秘诀,也是公司解决用工问题、积聚发展能量的妙招。
副总工程师熊祖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10年,身为高级工程师的熊祖翔加盟益泰药业,成为了公司技术领军人和技术“宝库”。
2012年,熊祖翔成功对公司产品三氯蔗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产品生产能力达到设计产能的2倍,收率由25%提高到32.7%,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为公司减亏并新增利润共计900余万元。去年,他被评为“市管拔尖人才”。
“在益泰,我觉得个人能力得到了最大体现。”熊祖翔说。
近几年来,益泰药业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了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相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着力于帮助员工实现事业的成功。建立了轮岗、转岗、竞争上岗、职务轮换和挂职锻炼等机制,让员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也为青年人才实现个人职业抱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公司还先后出台了《对高新技术人才补贴购置住房政策》、《对特殊贡献人员的奖励政策》、《员工技改奖励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调动骨干与高级人才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企业,我们的生产技能在提升,发展前景在变宽,愿意长久干下去。”公司技术部工程师杨博说。
让员工感受家的温暖
“一家人、一条船、一条心、一股劲”,走进益泰药业,这样的标语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人是企业之本,企业既要以‘钱’留人,也要以‘情’留人。”陈钦权说,金重要,心也同样重要。
员工病了送鲜花,每位员工过生日时还会收到公司董事长陈建旺亲笔签名的生日贺卡和购物券;员工家有红白喜事,公司都派领导参加并送去问候和礼品;员工家庭碰到困难,公司还会组织捐助。前两年,在公司党办的号召下,全体员工共为患有颈椎髓内肿瘤的一名员工捐款1.3万元。
为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公司还新建了宽敞明净的宿舍楼,统一配备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员工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公司还开展拔河、篮球、乒乓球等各类比赛,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
情能感人,情能聚人,情能留人,益泰药业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公司有“夫妻员工”,还有“姐妹员工”、“兄弟员工”。他们说,益泰是一家有爱的企业,益泰就是我们的家。(信息来源 天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