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人才工作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人才工作
        景天集团的“用人经”
        发布时间:2014/3/25 点击数:
            2月份,我市启动新一轮的“春风行动”,全力服务企业用工,促进产业发展。结合“春风行动”,本报将推出一组《走企业 探用工》系列深度报道,通过记者走企业、探用工的形式,进一步摸清我市企业用工新情况,分析目前产业用工的新变化,展示市委市政府和企业为解决用工难题所取得的新成果。

          又是一年招工季。

          每年春节一过,大量打工者会习惯性地流动,让一些企业用工短缺“如期而至”。老板们只能紧皱眉头,到各种招聘会上“抢人”。所以,有些老板无奈感叹春节其实是“春劫”。

          近日,记者走访湖北景天棉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丝线飞舞,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

          公司党委书记樊圣才告诉记者,公司不缺工,2000工人已全部到岗到位。

          “用工荒”时代,企业如何留人?来看看景天集团给出的答案。

          辞职的女工又回来了

          37岁的刘会娟现在是公司三厂的厂长,手底下有300多个“兵”。

          1997年,还是20岁小姑娘的她,选择了“景天”,成为一名挡车工。

          由于聪明肯干,没过两年,刘会娟就被提拔为班长,从没当过“干部”的她没想到还能过过“官瘾”,工资自然在当时也算是不错,家人也跟着骄傲。

          可是,2002年,为了照顾小孩,她不得不辞职,回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不甘心的刘会娟一直在等待工作的机会。2005年,孩子上了幼儿园,刘会娟觉得,是时候“复出”了。

          念念不忘“景天”的她回公司向负责人表示:“我想回来。”看到如此重感情的员工要回来,公司自然同意。

          第二年农历正月初八,刘会娟时隔四年后回到公司。经过七年多的打拼,刘会娟一路从班长做到车间主任,如今又晋升做了分厂厂长。

          “我们公司待遇不错,环境也不错,重要的是有一套十分通畅的晋升渠道,感觉这样打工才有个盼头。”刘会娟笑言,现在有能力了,把孩子从彭市接到了城区上学,还买了一套公司新建的公寓。

          “公司已经很稳定了,很多员工基本上都是干了五年以上,舍不得离开,我们不怕过年。”对于公司的“吸引力”,樊圣才十分有底气。

          对于纺织这种传统产业,劳动力的保障是企业运行的关键。为留住人才,“景天”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晋升激励机制,很多中层以上干部都是从基层员工培养起来的,“空降”领导的情况并不多见。此外,针对员工想在不同年龄段适当地调整工作岗位的愿望,公司也十分尊重,实施了员工不定期轮岗或换岗制度。

          近40岁的公司员工张先民一直从事纺纱工作,随着年纪增长不太适应原先的工作,经他本人要求,顺利被换岗到了销售部门。

          公司每年还会组织人员对困难职工家属进行走访慰问,给予患病的职工家属或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职工一定的医疗救助和补贴,公司成立的“职工互助基金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保证困难职工受益。

          “用工荒?我们不愁。”樊圣才自豪地告诉记者。

          公司有个“河南帮”

          今年农历正月初六一大早,刘会娟就坐上了公司的职工专车。这回,她不是去上班,而是执行公司给她的另一个任务——去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接自己的30多位工友回天门上班。

          一到杞县县城,刘会娟就受到了工友们的热情接待。她清晰记得,这是她第四次来杞县接大家。聊天、吃饭、逛街,虽然是领导,但刘会娟和大家亲如一家。

          休息了一晚,初七上午,刘会娟和大家一起踏上了回天门的旅程。

          天门离河南并不近,为什么这30多位工友千里迢迢来景天集团上班?

          工友里的“头儿”叫杨凤云,是杞县人。2010年,一次偶然机会,她误打误撞来到了景天集团上班。4年时间里,她从一名挡车工做到了车间教练,工资也从1000多元上升到了3500多,这让她拿定了主意要留下来。

          回河南探亲时,亲戚朋友们得知她在天门有这样一个饭碗后,也想跟着一起过来干。

          很快,公司就有了这个被大家笑称的“河南帮”。而且,“帮”里的员工多以两口子、年龄在26至35岁之间的为主。

          “其实,招工宣传做得再好,也不如员工自己的口碑好。”樊圣才说,打好“关系牌”,让老员工现身说法来以工招工,“好酒也不怕巷子深了”。

          技改扩规掀热潮、全力打造江汉平原棉布织造航母、销售额实现逆势增长……近几年,公司实力越来越强大,员工待遇也越来越好。以普通挡车工工资来说,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每两年还会上调一次,平均每次200到300元。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如今公司的外地员工也越来越多,占到了公司员工的10%左右。

          40多只东南飞的“大雁”来落窝

          正月初八,黄潭镇新王村。

          一大早,周云峰和妻子何荣不慌不忙吃完早饭,安顿好孩子后,骑着摩托车从村里出发到景天集团上班。这是夫妻两人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之前,夫妻两人一直在江苏帮人做服装。

          去年腊月,市人社局组织全市60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参观了天门经济开发区的多家骨干企业和城市建设亮点,就是这次机会,让周云峰夫妻决定回来。

          “大城市的房价高、消费高,又是孤身在外,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确实很难生存。现在家乡变得这么好,家乡的企业发展也不错,为什么不选择回来呢?”周云峰告诉记者,他今年32岁,儿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需要人接送,老人年纪大了也需要照顾,回来工作一举两得。而且让他更高兴的是,现在可以早上上班晚上回家,过起了“小白领”的生活。

          目前,周云峰夫妻都是挡车工,由于有基础,两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可以拿7000多元,公司还有免费工作餐、夫妻宿舍,宿舍里有空调、洗手间、厨房,很方便。为了改善生产环境,公司还专门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解决车间灰尘多、温度过高等问题。“公司的条件都很合我意,比在外面工作还舒服”。

          在景天集团,像周云峰夫妻这样的“回流”员工不少。今年,有4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主动上门毛遂自荐,最后都顺利留在了公司上班。

          “正好企业在扩规,需要一批新进员工。现在还不着急,先储备着。”樊圣才说。(信息来源 天门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