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平均能生产近两万册图书。”总经理张丽看着一捆捆新书,微笑道。从2015年7月开始筹备,引进设备,8月试生产到年底投产,新上书刊印刷生产线,她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让“新月”成为天门第一家做书刊印刷的企业。
“创业就应该敢想敢做,做就要把事做好。”交谈中,张丽不经意间说出的这句话,也许能够为她的创业之路做一个注脚。
2003年,张丽进入武汉一家包装企业上班,在印刷行业里看到了包装彩印的商机。没多久,企业因为扩规搬离了武汉,“与其再去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张丽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2004年,两人一起创办了新月纸品加工厂。
“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谈起创业的初衷,张丽这样简单概括,“有想法就要去实践,因为机会总是稍纵即逝。”
作出决定容易,但其中的艰辛,只有真正创业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没有经验、没有人脉,当时20多岁的张丽在厂里几乎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最开始出去跑市场的时候,因为年轻,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只能一遍遍给别人说好话。”谈起这些,张丽如今已经很从容,“最难的是收账。有一次,为了收回货款,一天之内跑了两个法院。”
这些磨练坚定了张丽壮大“新月”的决心。为了扩大业务,2007年,她在武汉成立了湖北新月盛世工贸有限公司,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成了从个体户到企业家的转变。
谈及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秘诀,张丽用两个词来总结:质量和服务。她经常提醒员工,要“微笑待人,诚信感人,质量服人”。
一直以来,“新月”都奉行“质量是生命、服务是灵魂”的生产理念,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回访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张丽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0年,武汉3000平方米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在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张丽决定回家乡发展,在小板工业园征地30亩,兴建厂房6000平方米,注册了天门新月包装彩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包装盒及包装箱,印刷三层、五层彩色纸箱,精细瓦楞包装盒等。
“其实当时有朋友邀请我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但作为天门人,我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现在,企业落户天门已经过去三年,张丽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市场潜力很大。”彩印包装作为一个传统行业,近几年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也很大,但2013年正式投产以来,湖北宝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龙安集团三佳电子、湖北天瑞电子有限公司、天门畅享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她的合作伙伴,张丽的包装事业稳步发展。
2015年,天门新月包装彩印有限公司更名为“湖北新月印务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因为张丽又有了新的目标——进军“文化产业”。
引进书刊印刷项目是张丽实现自己“文化梦”的其中一步,书刊印刷正式启动的同时,她还在武汉开起了实体书店,同名网店也已上线。
“开书店并不是一时冲动。”张丽笑着说,“虽然我们现在只能印书,但以后还要做出版、发行,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图书产业链,销售平台必须先搭建起来。”
在张丽看来,做文化产业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不是提倡全民阅读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说起以后的计划,她满是笑意和憧憬,“为了实现梦想,我还要继续努力啊!”(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