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正月初九在陆羽广场上的招聘会后,几天来,他先后跑了畅享生活、华世通、天佳日用品、巴萨墙纸、武汉红日子等多家企业。19日,终于在稳健医疗(天门)有限公司找到一份操作工的工作。
46岁的马湾镇居民吴传德,眼下也在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烦恼。在广州服装行业打工10多年,吴传德几乎没有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报了名,去企业一看,却发现自己并不能胜任。
走访今年春季用工市场,“来者不拒”的企业招工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一技之长”正成为不少务工人员求职的“拦路虎”。
“今年我们只招10名普工。”武汉红日子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人事总监袁德凯介绍,目前早已招满,现在最紧缺的是几个特殊工种。
“我们今年计划招20名操作工,但要到3月份以后才上岗。”,湖北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副总监陈赟也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逐渐对普工的需求减少,没有了几年前企业春季动辄缺工上百人的景象,而是对技术工人和具备培养前景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我们今年新上的全棉水刺无纺布设备全部是自动化设备,所以希望能找到一些有技术基础的工人上岗。这也是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稳健医疗(天门)有限公司招工负责人介绍。
天门畅享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平则认为,随着“机器换人”加快,普工等一般性工种的求职空间会变窄,“有了先进技术设备,已经不需要请大批工人在流水线上操作”。
企业招工门槛也悄然提升。据统计,今年我市企业技术、管理类人才有望从20%提升至30%以上。记者初步计算,仅在正月初九的招聘会上,技工、管理、销售等需要一技之长的岗位几乎占到了整个用工岗位的60%。
用工市场的新变化为广大务工人员求职带来了新的考验。普工,路在何方?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人认为,家门口求职变化折射出的是用工结构性紧缺矛盾从沿海发达城市扩散至家门口,求职者只有适应新形势,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才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
他介绍,两种途径可以快速提升就业技能,一是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二是在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习成长。此外,他还建议,年轻的求职者,工作初期不要过于注重待遇、工作环境,应该尽量找用工规范的单位,从基层岗位做起,熟悉运作环节,为今后发展积累经验。
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使之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无疑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市人社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满足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