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按照要求,各基层党组织须做到“一月一学习、两月一讨论、三月一党课”。如何完成好规定动作,带头讲好“党课”,既是对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的基本要求,更是增强党内学习教育吸引力、提高党员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讲好党课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有三类现象:一是被动应付,不讲求实效。简单地把党课当作完成任务,随意应付,没有结合实际工作,盲目追求次数,忽略质量。二是方式老套,不注重创新。“念稿子”生搬硬套,“清唱”“独白”的多,“引导式”“启发式”的少,讲课者“居高临下”,听课者“被动仰望”,讲课者“口干舌燥”,听者“食之无味”。三是空洞说教,不注重指导实践。简单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决策决议等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理论,胡乱堆砌,原封不动地照本宣科,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就事论事,内容空洞无味。久而久之,这样的党课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致使党课难以达到教育效果,党课失去了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出现这些现象,原因主要是对基层党课的地位和作用缺少足够的认识,对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党课质量、增强基层党课吸引力的途径、方法探索不够,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与新时期发生深刻变化的基层党员队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讲好“党课“,应遵循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原则,结合农村党员队伍实际,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找准“关注点”,明确党课内容。在组织党课教育、选择授课内容时,注意统筹兼顾。
围绕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员教育引导。大力宣传、及时解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惠民惠农政策。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党的理论、党史知识、党风党纪、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思想武装和政治教育。
抓住群众所思所盼所需,为群众解难释惑。农村党课要符合群众“口味”,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紧扣当前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点等突出问题,通过上党课逐一进行解答,让党员在思想上弄懂弄通,再让党员宣传、教育、引导普通群众。
紧密结合农村阶段性任务,为群众兴办实事。把上好党课和推动工作相结合,将村级阶段性任务、重大决策部署融入到党课之中,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交流,引导党员转变思想观念,羸得工作的支持。如硬化道路、兴修泵站、清理沟渠、安全饮水、整治乡村环境等,不仅要让党员带头干,还要带着群众干。
二要练好“基本功”,提升党课质量。支部书记要讲好党课,要坚持做到勤学、深钻、常问。
勤学,打牢理论功底。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谈起学习,总有“工作忙没空学”“学历高不用学”“经验足不需学”等理由,说到底是认识和行为上有偏差。古人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过硬的理论功底,是讲好党课的前提。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仅是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更是作为党组织书记的基本素质。
深钻,吃透政策要求。作为支部书记,如果对农村各项政策掌握不准,理解不透,如何能宣传带动群众?必须具备“钻”的精神、“争”的意识和“抢”的劲头。“钻”就是钻研政策,结合本村发展实际,让省市县各项政策在基层尽快落地;“争”就是积级向上争取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抢”就是抢抓政策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把落实政策转化为解决重难点问题的动力,转化为加快基层发展的推动力。
常问,找准群众所需。围绕农村“六能”(能找得到人、能办得了事、能知得了苦、能解得了难、能增得了收、能保得了安)支部建设要求,经常性入户走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收集群众意愿,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类处理,对于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作为党课的具体事例,一方面通过集体研究,拿出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另一方面找准政策依据,对上争取政策,对下及时解答群众疑问,赢得理解和支持。
三要增强“实效性”,丰富党课形式。一堂党课,党员爱不爱听、愿不愿听,其授课形式至关重要,不可搞“一刀切”“一锅煮”。
注重上下结合。党课内容既要落实上级要求,又要结实本地实际,重点要落实到解决本地、本村实际困难、实际工作上来。如今年7-8月抗洪抢险,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9月开展“党旗引领、重建家园”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支部主题党日,重点加强党员党性观念、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等。
抓好课堂设计。讲一堂优质、高效、精彩的党课,精心备课是关键。不能千篇一律“说教式”“填鸭式”,要客观实际地考虑农村党员的特点及需求,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用小事例讲出大道理。如团风镇某村支部的“微党课”上,就用两张图片讲述了2个故事:一张是雨夜村党员干部在手电筒照射下,深一脚浅一脚地扛起沙袋,奋力抢险;另一张是团风镇驻村干部在连日雨水和烈日双重考验下,身上被晒出了“白背心”。选择这两张照片的主角都是大家看得见、学得上的好榜样,不仅让党员感觉真实具体,而且感人至深。党课时间不长,短小精悍,“人气味”足,“营养”丰富,提升了党课对党员的感染力、吸引力。
突出分类施教。针对农村党员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党课学习形式。除平时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规定学习内容,还可采取观看影视教育片,在群众集中活动现场编演快板书、微小品。对年老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一对一”送学辅导。对外出流动党员可建立微信群、QQ群,利用网络开展“微党课”,在线组织专题学习讨论,以期达到经常性开展党课教育目的。(信息来源 黄冈日报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