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又送物质又办事 百姓为何不满意
        发布时间:2013/2/21 点击数:

        又送物资又办事,百姓为啥不买账?人民为何不满意?春节前后,一些领导干部带队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资金送物质,但是仍然有不少群众不满意,对党委政府的关怀心存怨怼。热脸贴到冷屁股上,做好事反而遭冷遇,有不少同志对此困惑不解,甚至感到“委屈”。

        笔者认为,“党委政府派红包,人民群众不买账”的原因有三。一是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没有感情,对人民群众缺乏尊重。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定律,人类需求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显而易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受到尊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然而,我们有些同志平时缺乏与基层的沟通,没有与基层群众培养感情,又不能很好地领会“群众需求”的微妙变化,遭遇排斥心理自然在情理之中。二是人民群众对“运动式”扶贫的认识更加理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象征性的、一阵风型的“运动式”扶贫或许能解一时之急,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生活处境。身处窘境的群众面对年复一年、毫无新意的“送温暖送祝福”活动,面对早已按预定程序编排好的慰问场面,面对卸下物质不肯多做停留的干部,除了颜面上尚存的欢笑,剩下的恐怕全是满腹的苦楚。一句话,比起时断时续的“政府输血”,困难群众更需要的是“自身造血”。三是部分干部的工作理念出现了偏差。时至今日,有些同志或许已经忘却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目标,忘却了自身肩负的沉重责任,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涵。这些人要么以“恩赐者”自居,希望受到群众的感恩戴德,要么做“单纯的执行者”,对群众的呼声不闻不问,草率敷衍了事。这才是各种慰问活动“出力不讨好”或者“叫好不叫座”的思想根源。

        面对来自基层的“冷遇”,奉劝广大党员干部不必满心困惑,更不必感到“委屈”,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融入到群众生产生活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患,真正与人民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冷遇”为欢迎。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