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要做到“进”不争位。进取之心,人皆有之。但换届中能被提拔的干部总是少数,不可能完全满足个人意愿。应当看到,“位子”是干出来的,绝不是跑、要、闹、争出来的。在换届这个“大考”面前,领导干部要把权力地位看得淡一点、再淡一点。要坚信组织和群众自有公论,以“真本事”接受组织检验,以“真作为”接受群众挑选。
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要做到“退”不气馁。每到换届,都会有一部分干部因为年龄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相关制度规定的。领导干部退岗只是政治生命中的转乘站,退岗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退岗后还要继续发挥余热,有工作职责还要认真履行,对新生力量还要“传帮带”。在换届这个“大考”面前,面临退岗的干部也是“考生”,同样要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检验。要有进退从容、得失如一的胸襟和气度,始终保持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工作热情饱满的劲头,站好届期最后一班岗,努力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并为年轻干部做出好榜样。
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要做到“留”不松劲。干部留任,是保持领导班子稳定和工作连续性的需要。能留任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在换届这个“大考”面前,领导干部不妨看低一点自己,清醒地认识自我,正确地把握自我,要知足,要自省,要加油,要奋进。
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要做到“转”不浮躁。干部交流转岗,是优化干部资源配置、培养锻炼干部的需要。对干部来说,不论是什么级别、在什么岗位,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都有大有作为的舞台,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干。在换届这个“大考”面前,我们的干部要有这样的气魄和风度,就是不论岗位如何变化,党的干部的政治觉悟、精神追求和工作作风不能变。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打消各种顾虑,放下思想包袱,端正态度,虚心学习,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干事创业,努力在现岗位和新岗位上干出一番新业绩。
人心齐,泰山移。当前,我市正处于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体领导干部要服从大局和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和群众选择。各级领导干部要少些名利、多些清醒,少些计较、多些豁达,少些浮躁、多些干劲,真正在换届中做到“进”得坦然、“退”得愉快、“留”得安心、“转”得踏实,以良好的状态接受组织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