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卢依群:真情架起连心桥
        发布时间:2015/6/11 点击数:
            他是一名耐心的倾听者,面对上访者的委屈和不满,不急不躁,努力寻求化解的突破口;

          他是一名热心的调解员,准确把握政策和来访者的诉求,争取最佳解决途径;

          他是一名执着的坚守者,9年来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忠实地履行“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使命,用一片赤诚之心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他就是市国土资源局驻市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卢依群。

          “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好!”

          2006年5月的一天,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找到时任该局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的卢依群,告诉他,市委决定抽调一名熟悉土地法规、政策的同志到市群众信访接待中心工作,经市局领导会议决定,安排卢依群过去任职一年。

          “我听从组织安排。”卢依群说。

          初到信访部门,还来不及熟悉业务,卢依群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土地二轮延包政策落实问题、征地拆迁问题、建房纠纷……与土地相关的信访案件一个个摆在了卢依群面前,每天来访的群众一拨接着一拨。

          有哭的、有闹的、还有一句话不对就骂人的,面对形形色色的上访人,卢依群没有退缩,反而在心里暗下决心:既然组织信任我,把我安排在这个岗位,我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好。

          无论发生怎样激烈的行为,卢依群都不计较对方的态度,总是来有应、去有答,心平气和地倾听每一个上访人的诉求,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对待一些交办的案件,他总是尽力帮助联系协调,做好搭桥引线工作。时间长了,上访群众都随同事们一道叫他“卢队”。

          一年的借调期很快就结束了,因业务熟悉,工作出色,市信访局不愿放人,卢依群也与群众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放弃了调回局里的机会。从此,他在信访接待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

          9年来,他接待上访群众1万多人次,协调、处理各类土地矛盾纠纷800余件。

          “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总结9年的接访实践,卢依群总结出自己的“三心”工作法:接待来访要热心,倾听诉求要细心,解释宣传要耐心。

          “来访群众是怀着求助与信任的心理走进信访部门的大门。”卢依群说,做群众工作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群众也能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你的真心,增加对你的信任与理解。

          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气冲冲地走进群众接访中心,进门就大声叫嚷。卢依群赶紧走过去,将老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来,递上一杯热水,热情地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位老人叫罗可德,是樊店村人,他拿着1951年天门县政府县长颁发的土地证,包括耕地、宅基地、林地等说,村里不认他这个土地证,这才到信访部门讨说法。

          卢依群跟老人解释,这是解放初期国家发给农民的土地证,但在土改后,全部农村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对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土改时的土地证虽没有收回,但实际上已失去法律效力……耐心的解释、温暖的态度,消除了老人的不满。老人不好意思地说:“是我错怪政府了!”

          现在,老人有事没事就到信访局来看看卢依群,跟他说说话、聊聊天。

          横林镇幺桥村农民反映,村里的土地卖给别人办厂,政策落实不到位。

          卢依群主动与镇政府、企业家联系,最后商议土地按国家标准一次性对农民进行补偿,部分年纪大的农民由企业安排进厂打工。

          ……

          一件件棘手的信访问题在他手里得到有效解决,卢依群在群众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现在在市信访接待大厅里,总有人一进门就要找那个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副眼镜的“卢队”。

          长期的群众接待工作,使得卢依群常年声音嘶哑,喉咙肿痛,被医生诊断为声带水肿,气管堵塞严重,要求其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但他只在医院休息了一个星期,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常常有人问,为什么不申请调回局里做一份舒适的工作?卢依群说,跟群众相处久了,习惯了,离不开了!

          多年的努力,换来了党和群众的信任,卢依群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被省人社厅、省信访局授予2012—2014年信访标兵称号,2014年,被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授予“最美天门人”称号。(信息来源 天门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