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NEXT
        PREV
        学习天地
        首页 当前位置:天门组工网 >> 学习天地
        余汉牛:做村民信得过的“当家人”
        发布时间:2014/6/5 点击数:
            第一次见到余汉牛,是在九真镇举办的先进典型报告会上,他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担任同兴村村党支部书记16年来所做的一些平凡小事。

          16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团结协作,努力改变同兴村的落后面貌,赢得了全村群众的拥护,2013年,同兴村综合实力位列全镇第二名。村民们说,有他当家,我们信得过!

          1998年,在武汉做小本生意的余汉牛回到家乡,那时候的同兴村,由于村经济基础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村发展一直滞后,村集体还欠有120多万元的债务。全村党员、群众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有文化、头脑精明的余汉牛。面对乡亲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没有多想,毅然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

          余汉牛逐户走访,组织干部群众座谈,找出同兴村落后的穷根:一是交通落后,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太差,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4分田。

          余汉牛和“两委”成员一起开会商量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路要修、农田水利设施也要建,但是钱从哪里来?经商议,大家决定从“两委”成员开始筹资,决定动员村里在外工作人员,动员村民。

          找亲戚、找朋友、找熟人,余汉牛磨破嘴皮终于东挪西借筹来了10多万元,村里的干部也都积极行动,大家齐心协力,硬是借来了5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

          为争取村里在外人员的支持,余汉牛和“两委”成员一起,多次到武汉、广州、北京上门拜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终于相信余汉牛带领的这届“两委”能实实在在地为村里办实事,大家你1万、我5000为家乡捐款,共计捐款18万元。

          为了把每一分钱用在群众最需要、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余汉牛将项目建设采取招投标形式,力求将成本降到最低。同时,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群众的热情被点燃了,8组村民裴子云把自己1.3万元的养老钱拿出来交给余汉牛,捐给村里修路,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终于将3公里的通村公路建成了。

          5组机沟长2000多米,每逢干旱无法取水;2组、3组、8组垸堤年久失修,每到汛期险情不断……余汉牛和村“两委”一班人一组一组、一户一户的了解情况,广泛收集民情,并逐一进行解决。近年来,同兴村先后投资8万元清洗渠道4.5公里;投资7.1万元,加固堤垸4公里;投入7.5万元,修通2.5公里的同兴西堤至柴山南堤到九真的碴石路;投资2万元,修缮同兴村到南堤路面2公里。

          平安稳定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余汉牛深知,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村里有一对邻居,经常为一点小事纠纷不断,余汉牛走访群众,深入了解事情的根本症结,然后找到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终于感动了双方,化解了多年来的矛盾。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余汉牛的身影,村民们都说,有什么事找余书记保准没错。余汉牛担任村支部书记16年来,同兴村实现了“零上访”。

          一个小小的村支部书记,为什么又能办事又能服众?余汉牛说了5个字 “廉洁树威信”。余汉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村务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度》,自己以身作则,从不乱花集体一分钱。村里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集体商量,集体决策,群众们都说:“他办事,我们放心。”(信息来源 天门网)


        党政机关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