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佘守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2年里,周铺村亩平收入从1500元增加到4500元,从全村的泥巴路到现在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32万元的村级债务基本还清……该村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修路是村民最盼望的事
佘守员说:那我就从这件事做起
周铺村紧临潜杨公路,但贯穿整个村的主干道却是一条烂泥路,修建村级公路,是村民们最想最盼的事。上任伊始,群众就给他一个下马威:“佘书记,如果你帮我们把路修了,我们就服你!”
修路,谈何容易!按照最节约的设计方案,主路也要48万元,这对村里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当时村里还欠有30多万元的债务。
“工作越棘手,越需要我们去解决!只有把群众盼望的事办好了,才能取信于民。”佘守员先后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就修路问题征求大家意见。2003年底,全体村民大会一致决定:修建村级公路。
为了筹集资金,佘守员带领大家跑市里有关部门,争取到以奖代补的政策支持;向周铺村在外成功人士发信函、打电话,恳请相助,争取捐赠;挨家挨户收取历欠款项;召开村民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由每家每户自筹部分资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启动资金总算有了着落,工程终于启动了。
资金初步有了着落,但土地调整又是一难题。“公路要通过我家的地,这几块田都是我家的当家地,村里应该给予补偿”。一些村民对修路占地有意见,佘守员又一家一户耐心地做工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
2006年,一条全长1.9公里、宽7米的柏油路贯穿全村8个组,成为张港镇44个村的第一条通村公路,群众盼望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发展新产业村民观望
佘守员说:让我先来试试
周铺村主要种植油菜、黄豆、甜玉米,创收有限,看到附近有的村种植花椰菜收入不错,佘守员带领村民一起去考察、学习,逛了一圈回来,大家都觉得不错。可真要投入,不少村民犹豫了。
“不要紧,让我先来试试。”佘守员说。
他开始在自己的责任田种植花椰菜,当年亩平收入就有2000元。心里有了谱,他开始在全村大面积推广花椰菜种植。但还有一些村民仍然习惯“小麦+棉花”的传统种植模式,佘守员反复上门,为村民们计算成本、收入,讲明种植模式的优势;为了让村民们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佘守员又当起了义务农技员,手把手地教村民选种、育苗、施肥。
规模已经形成,佘守员又琢磨销路。北京、广州、长沙、山东、河南等10多个省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考察市场、联系客户,并与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成功对接。
2008年9月,花椰菜丰产了,这本该是一件让村民们值得高兴的事,但价格太低,已经到了菜农们无法承受的地步。佘守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马不停蹄地从天门到武汉、到长沙、再到广州,不停地找市场、看行情、谈价格,两天时间里他的睡眠不到3个小时。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销售渠道终于打通,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佘守员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在佘守员家的责任田里,花椰菜的品种形态各异。佘守员告诉记者,每年他都要拿出部分责任田,试种10多个新品种,根据产量、收入择优淘劣,再向村民推广。
2013年,市场上出现的台湾品种“青梗松花”,市场销路不错。佘守员立即引进试种,亩产达到了2.5吨,价格是普通白花菜的2倍,亩产收入7000元以上。试种成功后,他才向村民推广,全村种植“青梗松花”500亩。8组江应水7亩地收入5万元,1组董松海的3亩地收入2.3万。
目前,周铺村人平收入达到8000元。
村民家中有困难
佘守员说:有事尽管来找我
“把村里的事当自家的事,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佘守员说,这是他的治村心得,只要坚持这两个标准,再困难的事情都能解决。
江应堤在北京做服装生意,妻子生病在北京住院,他直接将医药费单子寄给佘守员,由佘守员帮忙跑报销事宜;
在外地的村民,办理合作医疗、上户口、办理大病救助等事,都只要一个电话,都是由佘守员办理;
村里的每一户低保户、困难对象,佘守员都一家一家上门主动帮助他们申请低保,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佘守员的弟弟弟媳相继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的侄子,家中长辈找到他要求为两个孩子办理低保,按条件确实可以办理,但佘守员认为村里还有一家比他们更需要帮扶,最终没有为侄子办理低保,而是自掏腰包每年对两个侄子进行资助。
每当感觉很累的时候,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佘守员总是自我减压:我是群众选出来的,做这些事是应该的。(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