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党支部书记代丙华介绍,这两个钢构大棚占地面积约8亩,主要用来培育红叶石楠、对节白蜡等苗木。
这是代湾大队着力打造苗木大村的一个开始。今年,该队将400亩耕地流转给鼎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苗木产业。
鼎信公司是白茅湖2012年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1000多亩,主要种植、培育花卉苗木。
将耕地流转出去,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代丙华告诉记者,前两年,该队耕地都承包给移民李志兵耕种,由于家庭负担,李志兵目前无暇顾及。
此时,代湾大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今年9月,该队被纳入全省省级移民小康建设示范村,得到200万元建设资金扶持。这部分资金除了改善该村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改善村级环境以及村组织建设外,其余的将用来发展生产。
如何发展生产,才能有效造福移民?经过考察商议,代湾大队决定与鼎信公司合作。该队将土地流转给鼎信公司,并出资建设钢构大棚,这些大棚出租给公司培育苗木,鼎信公司要优先聘请该村村民。
除了这两个正在建设中的钢构大棚外,还计划在年底前建成24个小型大棚,届时,该队大棚总占地面积达到50亩。
村民用土地入股,与投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村民成了企业股东,收益包括三块:一是土地流转收入。二是劳务输出收入,按照当地劳务价格每人每天100元左右计算,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这两部分归村民所得。三是大棚出租所得收益,这部分收益将以苗木抵偿给村里,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
收益到底有多少?在该队原有的钢构大棚内,红叶石楠已有一指高。代丙华说,一个大棚约5分地,可种6万多株,这样的红叶石楠树苗成本每株2毛钱,长到约一尺高时,每株可卖到1元左右,按照成活率60%计算,一个大棚一季至少可创收3万元以上。而苗木、肥料和管理都由鼎兴公司负责。(信息来源 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