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村“两委”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发布时间:2014/8/28
点击数:
今年是安徽省村“两委”换届年,各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廉洁教育,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加强教育宣传,夯实防范不正之风的思想基础。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的工作方针,采取会议、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以及编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换届纪律。省级集中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程序要求,以“三严三实”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各市在“一报两台”设立换届专栏,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严肃财务审计,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各地对村、组集体财务收支事项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及早摸清村级财务收支状况。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财务清理领导小组,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和届末审计,分村制定清理方案。强化村务公开。金寨县、肥西县等地大力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全县村“两委”班子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时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安庆市大观区集中对全区21个村“两委”任期内的村务公开情况和村集体财产进行严格检查、登记和审计,避免出现换届前突击花钱、吞占集体财产等现象。突出重点难点。来安县重点对难点村和后进村2011年换届以来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管理使用、村级债权债务、生产经营性项目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网络、宣传栏、高音喇叭、手机短信等向村民进行了公布。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惩防并举的监督机制。畅通换届信访渠道,构建网络、电话和信访“三位一体”举报格局,同时将换届选举和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前掌握动向,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及时处理。编织监督网络。宿州市埇桥区、淮南市潘集区等地整合资源,建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公安、检察及法院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组成换届工作督查组,对违反换届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监督合力。无为县、歙县等地从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和法律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专家、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遴选观察员,对“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监督。强化制度保障。舒城县等地建立村“两委”换届工作监督联席会制度,把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关键环节,实行全程纪实、任前公示、离任审计等制度。五河县在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设案件查办组,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伪造选票、虚报选票数、破坏选举行为等手段,以及利用宗族宗教势力等破坏、妨碍选举的,依法严肃查处。(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皖组宣)
加强教育宣传,夯实防范不正之风的思想基础。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的工作方针,采取会议、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以及编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换届纪律。省级集中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程序要求,以“三严三实”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各市在“一报两台”设立换届专栏,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严肃财务审计,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各地对村、组集体财务收支事项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及早摸清村级财务收支状况。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财务清理领导小组,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和届末审计,分村制定清理方案。强化村务公开。金寨县、肥西县等地大力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全县村“两委”班子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时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安庆市大观区集中对全区21个村“两委”任期内的村务公开情况和村集体财产进行严格检查、登记和审计,避免出现换届前突击花钱、吞占集体财产等现象。突出重点难点。来安县重点对难点村和后进村2011年换届以来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管理使用、村级债权债务、生产经营性项目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网络、宣传栏、高音喇叭、手机短信等向村民进行了公布。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惩防并举的监督机制。畅通换届信访渠道,构建网络、电话和信访“三位一体”举报格局,同时将换届选举和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前掌握动向,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及时处理。编织监督网络。宿州市埇桥区、淮南市潘集区等地整合资源,建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公安、检察及法院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组成换届工作督查组,对违反换届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监督合力。无为县、歙县等地从具备一定政治素质和法律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专家、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遴选观察员,对“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监督。强化制度保障。舒城县等地建立村“两委”换届工作监督联席会制度,把监督贯穿于提名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关键环节,实行全程纪实、任前公示、离任审计等制度。五河县在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增设案件查办组,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伪造选票、虚报选票数、破坏选举行为等手段,以及利用宗族宗教势力等破坏、妨碍选举的,依法严肃查处。(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皖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