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注重以学增智、以学提能,根据不同培训需求进行专业化分组,开展“理论+实战”分段式培训,突出“竞争+展示”激发内生动力,让年轻干部补好“钙”、充足“电”。严格执行全程纪实制度,选派跟班考察组,全方位记录学员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及时约谈、提醒表现不佳或不在状态的学员。严格执行淘汰除名制度,从9个方面对淘汰除名予以规定,如事假不得超过30学时、旷课不得超过10学时等,否则予以淘汰除名。组建专家评审组对调研报告进行评审,按照专业评审成绩占60%,公共评审成绩占40%的标准计算总分,确保考核评审结果切实让学员服气。
实施“185墩苗工程”,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关键岗位历练,特殊领域磨炼,该市搭建“四大平台”让年轻干部丰富阅历。“185墩苗工程”,即用3年时间遴选1000名优秀年轻干部,对综合型、“苗子型”、缺乏基层历练的、经历比较单一的、特殊专业急需紧缺人才等5类干部,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8大领域进行针对性锻炼。结合对口援建芦山和对口援藏工作,把年轻干部选派到艰苦、偏远的一线工作岗位锻炼。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分批选派50余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历练,培养了一批熟悉经济工作的年轻干部人才。选派500余名35岁以下科级干部到群众工作部门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经历群众接待中心、协调处理多岗位锻炼,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该市着力在用好用活递进培养年轻干部上下功夫,坚持好干部标准,大胆提拔使用在递进培养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构建科学识别、差额比选、综合选用的制度体系,强化年轻干部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保障。去年以来,共对10余个市级部门领导班子和7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分析研判,根据研判结果,有计划地将递进培养的年轻干部调整补充到各级班子中。综合考虑部门特点,地区资源禀赋、区域特征、发展定位,实施领导班子功能结构模型化管理。提拔重用17名符合结构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有专业特长、递进培养的年轻干部,形成与区域特点和产业结构匹配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信息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德组)